成語《東施效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
詞源:《莊子·天運》:“西施病心而顰(即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詞由: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的一個絕色美女。她患有心痛病,在家時常常捧著胸口,皺著眉頭,這越發使人看了覺得她漂亮極了。她家附近有個長得很丑的女子,看到西施這種姿態特別美后,也學著西施捧心皺眉,以為這樣自已也就美了。誰知家鄉的富人見了她來, 趕緊關上門不出外;窮苦人見了她,也急忙帶了老婆孩子躲開她跑了。這個丑女子愛摹仿西施皺眉時的美, 卻不明白西施為什么這么美!
詞義: 東邊的女子仿效皺著眉頭的西施。效:學、仿效。顰:皺眉頭。比喻胡亂模仿別人,效果適得其反。亦簡作“效顰”。
書證:唐·王維《西施詠》:“持謝鄰家子, 效顰安可希!”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若真也靠花,可謂‘東施效顰’了, 不但不為新奇,而且更 是可厭。”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陽士人》:“此市井里巷之謠,不足污君聽;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顰耳。”
上一篇:成語《東山再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東風壓倒西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