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懸河瀉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懸河瀉水:xuán hé xiè shuǐ
詞源:《北堂書抄·談講》引《語林》:“王太尉問孫興公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辭清雅,奕奕有余,吐章陳文,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詞由:王衍、孫綽、郭象都是晉代名流,常自負有才氣,善于清談,多談老莊。有一次,王衍和孫興公談到郭象這個人時問道:“郭象這個人怎樣呢?”郭象是西晉有名的哲學家,字子玄,他把向秀的《莊子注》述而廣之,別為一書,闡揚老莊思想,致使道家盛行,而儒家、墨家被人輕視。孫綽因而這樣回答:“郭象的文章寫得是好,詞句清雅,很有文采,讀起來就覺得瀑布的水傾瀉而下一樣,而且一直在傾瀉,沒有枯竭的時候。”
詞義:瀑布一直不斷地往下傾瀉。懸河: 瀑布; 瀉水: 水很快地往下流。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寫文章流暢奔放。亦作“懸河注水。”
書證:《舊磨書·楊炯傳: “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 酌之不竭。既優于盧 (照鄰),亦不減王(勃)。”
上一篇:成語《懸劍空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惜墨如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