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詞源: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 請僧住院, 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詞由: 宋代時, 有一個尚書叫晏景初。有一天, 他領著一幫子人外出, 路過一座寺廟時天色已晚, 請求寺廟的僧人讓他們住一夜。僧人不愿意接待這伙官府人員,便推托說: 我們廟里很窮, 設備簡陋, 沒有辦法安排, 請另找別處吧。晏景初一聽不對,便似夸贊實為責備道:事在人為么。有才能的人解決這點小事很容易, 你們就給想想辦法吧。僧人當即申辯道: 再心靈手巧的婦女, 沒有面粉也做不出湯餅來啊!
詞義: 最聰明手巧的婦女, 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炊: 燒火做飯。比喻做事缺少必備的條件, 很難做成。
書證: 清·翟灝《通俗編》:“《雞肋編》:‘陳無巳(師道)詩:巧手莫為無面餅。即俗語云無米之炊也。’”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四回:“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飯來,叫我怎么樣呢?”
上一篇:成語《層巒迭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希世之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