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離鸞別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離鸞別鳳:lí luán bié fèng
詞源: 唐·李賀《湘妃》:“筠竹千年老不滅, 長伴秦城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 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山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 涼夜波間吟古龍。”
詞由: 詩人在《湘妃》里敘寫的是湘夫人思念舜的故事。湘夫人是堯的二女、舜的二妃。舜死了, 二妃痛哭得很厲害,眼淚滴在竹上,竹上沽滿了眼痕, 成了竹斑, 延迄于今,名之曰斑竹。舜葬在蒼梧的九嶷山上, 湘夫人死后的靈魂住在湘水。兩地相隔不遠可不能會合, 怎么辦呢? 就借著云雨往來而遙相通達。湘夫人思念舜, 可不能見到, 所以秋天到來草木枯衰的景象, 再加上涼夜的雨水、蛟龍的吟嘯, 就更加深了湘夫人的思念之情。
詞義: 離開了鸞、分別了鳳。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鸞鳳: 比喻夫妻。比喻夫妻離散。
書證: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當日正女功, 手挦著繡絨, 畫樓中忽聞聽遠院琴三弄, 離鸞別鳳恨匆匆, 淚雙垂, 把不住鄉心動。”
上一篇:成語《離心離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積甲山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