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新來乍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新來乍到:xīn lái zhà dào
詞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一回:“況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婦,孫姑爺也還是年輕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氣,新來乍到,自然要有些扭別的。”
詞由:迎春回到賈家,向王夫人訴說孫紹祖如何用惡言臟語謾罵她。賈迎春誤嫁中山狼,賈寶玉十分憐惜,同情,便向王夫人建議:把迎春接回來,仍住在紫菱洲。孫家來接,我們就是留住。王夫人認為他又發(fā)呆氣了,告訴他:女人嫁到人家去,娘家就顧不著了。并且勸慰寶玉,現(xiàn)在年輕,新來乍到,各人都沒有摸透對方的脾氣,有些扭別是自然的。過了一些時候,生兒育女之后,自然也就會和好了。
詞義:剛才來到,是第一次來。新來:第一次來,剛剛才來;乍到:初次到來,或來到不久。形容剛到一個地方,還不熟悉,還不習慣。
書證:梁斌《紅旗譜》六:“貴他娘又問:‘你倒是問字兒,還是問人?”春蘭看這人新來乍到,倒不怯生,就說:‘都是。’”
上一篇:成語《斗雞走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日居月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