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成敗論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成敗論人:chéng bài lùn rén
詞源: 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以成敗論人物, 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詞由:漢末的曹操、孔融都是文人,也都從政。漢獻帝時,孔融任北海太守, 為官清廉,博得百姓的贊許。但在社會動蕩,政治混亂的年代,單是公正、廉明還不行, 還要有一套政治手腕, 曹操就以會玩弄權術而登上了政治大舞臺, 名為漢的丞相,實是一手操縱后漢朝廷。孔融成了曹操的下屬, 受制于曹操。兩人政治見解不一, 品格也各迥異, 最后孔融終為曹操所殺。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除孔融外, 其余六人都事于曹操。唯有孔融站在曹操的對立面, 所作詩文, 鋒利簡潔, 多譏嘲之辭。有文才的孔融失敗了, 而曹操置于英雄之列。
詞義: 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準, 成功的是英才, 失敗的是庸才。論: 評論, 衡量。
書證: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成敗論人, 固是庸人之見, 但本朝大事, 你我做臣子的, 說話須要謹慎。”
上一篇:成語《成人之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扶搖直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