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山雞舞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山雞舞鏡:shān jī wǔ jìng
詞源: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 映水則舞。魏武時, 南方獻之, 帝欲其鳴舞而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 雞鑒形而舞, 不知止。”
詞由: 山雞長著一身五彩繽紛的羽毛, 感到十分自豪。每當它漫步在水邊, 欣賞著自己美麗的倒影時,便情不自禁地舞蹈起來。有人從南方帶來一只山雞, 奉獻給魏武帝曹操。曹操異常高興, 急著要看山雞跳舞, 以飽眼福。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山雞跳起來, 這時, 公子曹沖靈機一動, 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法子: 他拿來一面大鏡子放在山雞面前,山雞看到鏡中自己的美麗身影,立即來了興致, 情不自禁地舞蹈起來。曹操一邊夸獎兒子聰明, 一邊全神貫注地欣賞山雞舞鏡。
詞義: 山雞對著鏡子跳起舞來。比喻顧鏡自愛。
書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清·黃遵憲《番客篇》:“山雞愛舞鏡, 海燕貪棲梁。”
上一篇:成語《屢見不鮮》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巢毀卵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