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放厥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大放厥詞:dà fàng jué cí
詞源: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 大放厥詞,”
詞由: 唐朝杰出的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他寫的散文峭拔矯健, 說理透辟; 他的山水游記精雕細刻,使人百讀不厭。公元八一九年, 柳宗元病死在柳州, 他的好友韓愈為了寄托自己對柳宗元的哀思, 特地寫了篇《祭柳子厚文》。在祭文中,韓愈對柳宗元的文采和才華大加贊揚, 說他“玉佩瓊琚, 大放厥詞”。意思是: 柳宗元的文章象晶瑩潔凈的玉石一樣, 描繪細膩秀美, 善于鋪陳辭藻。
詞義: 竭力鋪陳辭藻。放:發出。厥:他的。詞: 同辭, 指言辭、議論。現在常用以譏諷有些人的夸夸其談,愛發議論。含貶義。
書證: 宋·秦觀 《淮海集·曾子固哀辭》: “既輕車又良御兮, 遂大放乎厥辭。”清·李慈銘 《書凌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后文后》:“子京 (宋祁)、永叔 (歐陽修) 倡言復古, 大放厥辭, 天下翕然矣。”
上一篇:成語《大張撻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大筆如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