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從心所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從心所欲:cóng xīn suǒ yù
詞源: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學(xué),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詞由: 孔子在回顧自己一生所走過路程, 對自己作了這樣一個總結(jié):“我在十五歲的時候, 就立下為學(xué)的心愿, 學(xué)到大圣大賢的水準(zhǔn); 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立定了腳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到了四十歲的時候, 事理都明白清楚, 沒有什么疑惑的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就能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到了六十歲的時候,人家說的話一到我耳里,就能立刻作出判斷,不需要作過多的思索了;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我就能凡是心里想的都符合事物的實際,不會再有違反事物的必然規(guī)律的言行了。”
詞義:隨自己的心意,要怎樣就可怎樣。從心:隨從心愿。
書證:鄒韜奮《進(jìn)步文化的遭難》:“以為只須用全力消滅進(jìn)步文化,便可達(dá)到他們的‘唯我獨尊’的目的,從此可以高枕而臥,從心所欲了。”
上一篇:成語《從井救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以卵擊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