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浮家泛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浮家泛宅:fú jiā fàn zhái
詞源:《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顏真卿為湖州刺史,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愿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詞由:唐朝金華有個張志和,他一生喜歡游山玩水,自稱煙波釣徒。有一次,他乘船去拜見湖州刺史顏真卿,二人相見,極為親密。顏真卿見張志和的船十分破爛,很想資助他。為此,顏真卿對張志和說:“你的船太破舊了,我給你換一條新船好嗎?”張志和十分瀟灑地回答說:“船破舊沒關系,我愿我的家象船一樣在船上漂泊,來往于苕溪、霅溪之間。”
詞義:飄浮在水面上的家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長期過著漂泊不定的水上生活。
書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白秋練》:“翁登其舟,窺見秋練,心竊喜,而審詰邦族,則浮家泛宅而已。”
上一篇:成語《流芳百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涕泗滂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