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與海頓
一匹奔騰的駿馬絕不會讓蚊子叮了幾口就裹足不前。
屈服在權威的面前是一種恥辱。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他為自己開辟的道路,不被權威嚇倒。在哈佛大學里,教授們最不提倡的就是一味追逐權威、沒有主見的做法。他們告訴學生:“即便是海頓,貝多芬都不盲目迷信呢。”
貝多芬年輕時,曾跟隨著名音樂家海頓學習音樂創作。但是,他們二人的風格不盡相同:海頓樂曲的風格比較沉靜,而貝多芬樂曲的風格則熱情奔放,因此他們之間經常出現分歧。由于海頓在創作上比較保守,墨守成規,而貝多芬則激情滿溢,勇于革新,在當時已經被譽為了“青年天才”。他們之間常常爭論不休。
有一次,海頓給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業,就是讓他把自己譜寫的小步舞曲改成一首諧謔曲,而貝多芬把它改成了一首風格完全不同的曲子。海頓看完作業后,極為氣惱,并堅持讓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樂形式,但貝多芬卻堅持己見。為此,二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后來,貝多芬創作了《第二交響曲》,其樂風連一點“舊風格”的影子也沒了,與海頓的勸告相去甚遠,而且署名上沒有提到海頓,這是海頓不能容忍的。
他責問貝多芬:“為什么不寫上‘海頓的弟子貝多芬作’?”
貝多芬回答:“因為先生的守舊我沒有學到,況且這是我自己的獨到的音樂。”
這差點沒讓海頓氣昏過去,于是他憤然趕走了這個“不忠實”的弟子。
貝多芬在革新大道上越走越快,膽量也越來越大。他不僅改革了當時盛行的“無標題音樂”,并把“標題音樂”的新形式實踐在自己的交響音樂之中,他還將囿于宮廷中為王公貴族服務的“室內樂”解除束縛,介紹給廣大人民群眾。因此貝多芬招來了許多譴責和非議。輿論界的批評家們嘲笑這位創造力豐富的新人:“那副農民一樣的粗短身材的鄉巴佬兒,想對純音樂進行改革,真是荒謬!”
貝多芬對批評家們的咆哮不予理睬,又繼續嘗試下去。他堅定地說:“一匹奔騰的駿馬絕不會讓蚊子叮了幾口就裹足不前。”就是在這種信念指引下,貝多芬終于確立了自己在音樂界的權威地位。
心靈感悟
正是因為貝多芬不迷信權威,他才能超越海頓,在革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取得自己的成就。我們可以相信權威,但不可迷信權威。要知道,迷信權威往往容易使人產生自卑心理,從而無法突破自己。
人生忠告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權威面前常常感覺渺小,因而邁不開自己前進的步伐,無法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更別說有所超越了。所以,孩子,千萬不要迷信權威,要學會汲取權威的影響,同時保持自身思想的獨立和創新。
上一篇:貝利抽煙之后
下一篇:“啡”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