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乎,就越容易失去
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一個人越是想得到某件東西,越是想辦成某件事,越是想靠某個時刻揚名立萬,就越容易出紕漏;越是想珍惜的東西越容易失去,越是想這次一定要做好,就越會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這大概是因為太緊張這件事,壓力太大,而造成的行為失常吧。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兵,上陣殺敵從來沒有畏縮過,也從來沒有害怕過。老了之后在家頤養天年,開始收藏古董,有一天他在擦拭古董的時候差點把一件古董掉到地上,幸好接住了,事后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他忽然發現自己在戰場上槍林彈雨的時候都沒有如此的害怕過,現在居然因為一個花瓶嚇成這樣!他發現,凡事若是太在乎,就會變得小心翼翼、畏首畏尾,最后他就親手把那個花瓶砸碎了。
其實他還是太在乎這件事了,他對于自己會害怕,會恐懼這件事情看得太重了。人,誰沒有恐懼之心?誰沒有在乎的事?對于死亡都不怕的人,未必就對別的事能無動于衷。葛朗臺不怕死但肯定會怕失去哪怕一丁點財產,每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珍惜的東西,而是否能對自己在乎的東西,有正確的態度就是一個人的智慧問題了。
對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越理智,越能夠有把握,越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越能夠平靜,越能夠冷靜,也就越容易得到。而對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越是狂熱,越是在乎,就會越緊張,反而越容易做錯,越容易失去。
有一句話很俗,但是非常有道理“命中有時終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只要我們足夠地努力了,結果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只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不僅僅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也是處世應有的態度,越是對待想要的東西,想成就的事業,越是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沒有必要死守著一個結果,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一次機遇或者一次成敗上。
如果一個人把所有身家性命,都壓在一件事情,或者一件東西上,那就是在做賭博,賭輸了固然一無所有,賭贏了也會因為這一次過于驚心動魄而起了收手隱退的想法。賭博沒有贏家,因為事業的賭博,莊家是上帝。
我們都知道,端湯的時候,越是緊張越是會把湯灑出來,或者把碗打碎。難道是湯太熱的緣故嗎?不過是自己的心情在作怪,越是在乎,就越是緊張害怕,越是害怕恐懼,越不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也就越容易失敗,這本來是很好理解的事實,每個人都清楚,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做到。
原因就在于“關心則亂”或者說“當局者迷”如果是別人的事,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事,人們反而能夠看開,反而能夠因為態度的淡然、超脫,使事情處理得更加完美。再輕易的事以勢在必得,偏執的態度來處理也會不盡如人意;再重大的事情,以舉重若輕的態度來對待,就會超然物外,多一份理智也就多了一份勝算。
在關鍵時刻,或者對于重要的事,對于在乎的事,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是必然的,更加謹慎,更加慎重的態度也是合理的,但任何的審慎都不能超過限度。這個限度就是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覺得事情重要得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不如就此放棄,因為不放棄很可能就會失敗,也就失去了下一次的機會。
越在乎越想得到就會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容易失去。對于事情的成敗,對于人生的得失,不妨看得淡一點,看得開才能得到。做人要用平常心,做事要用平常態,以平常心態才能成非常之事。
上一篇:在荒蕪的心靈種滿莊稼
下一篇:失去夢想,人生毫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