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林少年時代的故事
他放學回家,吃完飯,趕緊做功課,做完功課,好有時間跟我一起散一會兒步,玩一會兒。等我們玩夠了,他就坐下讀書。
晚上,桌上鋪著褪成了棕黃色的長毛絨臺布。上面掛著一盞很大的煤油燈,暗淡而恬靜的燈光,透過白色毛玻璃罩灑在桌子上。
他坐在桌前讀一本很厚的書。他用手指頭堵上兩只耳朵,完全聽不見屋里的動靜。書旁邊放著一大塊撒了密密的一層鹽的黑面包。這是他最大的樂趣——一邊看書一邊吃面包。他往往絲毫不注意周圍的情況,一個人大聲笑起來。有時我要求他:“書里有什么?你給我講講吧!”可是他根本聽不見別人問他什么。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他總是等我睡覺以后,才埋頭看書。因為我是那樣急不可待地等他放學回家!他做功課的時候,我也在等他——什么時候才能做完功課呢……
他學習的時候神情很緊張,甚至顯得有些神經質。他那被墨水弄臟了的手指頭飛快地翻著習題集的一頁頁,想快一點找到答案……
“果然如此,”他說,“對了!”
“做完了嗎?”我高興地說。
“還沒有,”他不知怎么,抱歉地回答,“今天我的功課很多。”
“很多?……”
我感到很不高興,臉上馬上就表露出來了。
“唉,不要緊!”他用鼓勵的口吻說,“我們什么都來得及做的。”
真的,我真不記得有哪次他沒來得及跟我玩一會兒,散一會兒步,或者讀點什么給我聽。而且他每次都是那樣做——仿佛盡力想顯得不是為了我一個人,而是他自己也想快一點把書和練習本塞進書包,拿掉桌上的長毛絨臺布,想點有意思的事情做。這回他找來了一個空鞋盒子,給我的“小人兒們”做了房子。他高高興興地、動作靈巧地使喚著鉛筆、直尺和剪刀。我站在他身旁,仔細瞧著,硬紙盒子怎樣在他的能干的手指頭擺弄下,出現了能打開的小窗戶和能開能關的門,還有真正的臺階。
過了不大一會兒工夫,鞋盒的蓋兒就成了房頂,盒子里面忽然攔起了一道隔板,把一間“屋子”分作兩個舒適的小房間。接著,他用幾只火柴盒粘了個帶抽屜的書桌。我簡直高興到難以用筆墨形容的程度。這時,傳來了一陣熟悉的鐘聲,很像鐘樓里發出的聲音。那是我們家跟柜子一樣大的古老座鐘,父親老早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座鐘冷漠地敲了9下。每次那只鐘一敲響,我們就覺得它是在執行父親的堅決要求——提醒我們,該睡覺了。有時候,我能夠拖延幾分鐘。即使拖延不成時,我也總是滿心歡喜地離去。因為明天又將有一個新的有趣游戲在等待著我——明天我們玩小人兒,小人兒將搬進奇妙的小房子里去住。我把圍裙的下擺撩起來,接在桌子邊,他把桌子上的全部碎紙屑都拂落到我的圍裙里。我們知道,媽媽不能忍受屋里亂七八糟,因此我們盡力快一些收拾干凈。我把碎紙屑送到廚房里去,他鋪上臺布,又開始干他自己的事情。父母許可他比我睡得晚一些。
我躺在床上時,即使看不見旁邊屋子里他在干什么,也知道——更確切地說,能夠感覺到這會兒他正迫不及待地把一本新書拿在手里,也可能是拿起一本心愛的舊書,他的思想已經馳往某處無人知曉的地方,或者飛到了遼闊的大海洋上。明天吃午飯的時候,他會把這些事情講給我們大家聽,或者散步的時候講給我一個人聽。
名人箴言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賓塞
上一篇:井里的銀簪
下一篇:優孟哭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