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最可敬的佛
很多時候我們有選擇的權利,但我們卻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相反,是父母用愛選擇了我們。無論如何,請記得感激父母,感恩親情。
可是,因為父母的愛太無私、太尋常,就如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常常忽略了它。我們頂撞父母,嘲笑父母古板落后,我們總怪父母不理解自己,不能讓自己過得更舒坦、更愜意。當我們累了、煩了、倦了,在外面受了委屈時,常常莫名其妙地把火撒到最愛我們的父母身上。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我們怎么任性、怎么無理取鬧,父母都不會傷害我們、離開我們。所以我們一次次地利用這份深沉的愛打擊父母,正如一首歌所唱,“最愛的人卻被我傷得最深”。想想看,這樣對父母公平嗎?
有一個小姑娘和她的媽媽吵架了,一氣之下她離家出走。由于身上沒帶錢,她一天沒吃上飯,又累又餓。眼看天色很晚了,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就蹲在路邊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
路邊一位賣餛飩的老婆婆看到了,就免費給了她一碗餛飩。小姑娘狼吞虎咽地吃完,衷心地感謝說:“謝謝您,老奶奶。您對我真好,比我媽對我還好。”老婆婆說:“小姑娘,你看,我僅僅給了你一碗餛飩,你就如此感謝我;可你媽媽整天給你做飯、洗衣服,你怎么就不感謝媽媽的付出呢?”小姑娘聽后恍然大悟,非常慚愧。
陌生人對我們好一點點,我們就會感激不盡;可父母對我們付出了一生,我們卻常常忘了對他們說聲謝謝。許多人把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卻不知道自己欠得最多的就是父母的恩。
有個人深信佛教,立志將一生都獻給佛祖。當他聽說四川有個高僧后,就不遠千里地趕了過去。
半道上,他碰到一個自稱高僧的人。這個人說:“你不用找高僧了,你的家鄉其實就有一個真正的高僧。你馬上返回,看到一個披著棉被、倒穿鞋子的人,他就是高僧了。”
這人聽罷,趕緊往回趕。半個多月后,他終于風塵仆仆地到家了。這時天色已晚,他又累又餓,不停地拍著木門,大喊:“我回來了!快開門!”母親聽到兒子的呼喚喜出望外,急忙跑了出來。這人一看,母親竟然披著被子、倒穿著鞋子,三步并作兩步地沖出來給他開門。這人一下子醒悟了,原來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僧”。
父母是我們最應該感激的。他們賜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領略了世界的萬紫千紅。他們用并不強壯的臂膀守護著我們,讓我們無憂無懼地長大。他們對我們永遠寬容、永遠疼愛,不管我們犯下了什么錯誤都能原諒我們。
百善孝為先。懂得感恩父母、報答父母的人,才能心靜神寧,寬以處世,心無旁騖,專注前行,做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人!
有一個出生在農村的青年,大學畢業后到縣城工作。有一天他陪妻子逛商店時,看到一雙鞋子很適合母親。他剛想購買,卻忽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母親的腳多大。于是他打算等問了母親合適的鞋碼后再買鞋。
春節時,他回到在農村的家。結果由于忙于同學聚會和其他娛樂,他忘了問母親穿多大號碼的鞋子了。轉眼到了第二年春節,他想:“這一次,我一定記得問母親。”結果,又因為忙其他的事情,他再次忘記詢問母親。第三年到了,由于加班,他沒有回家過春節。第四年,他終于有時間回去了,但是他剛到家,就聽到屋里傳來震天的哭聲,他的母親去世了。
他雙膝跪地,號啕大哭,后悔莫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世間最大的遺憾之一。行孝要及時,不要用各種借口拖延。許多人孝敬父母的心愿是有的,但總覺得不必著急,總想等條件好一點兒、掙錢多一點兒、孩子大一點兒后,再讓父母享享清福。但真的等到各項條件都具備時,父母卻走完了人生旅程。我們總認為父母會永遠在,卻忘了時間的殘酷無情,忘了生老病死無法改變。等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不在了再去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有首歌謠說得好:
人生一日長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行孝當及時,莫許來日行孝愿。
等到父母去世后,想要盡孝難上難,
縱有豬羊靈前供,爹娘何曾到嘴邊。
不如活著吃一口,粗茶淡飯也香甜。
所以工作再忙,一定要記住常回家看看,聽聽母親的嘮叨、父親的敘說,有時候父母并不需要我們回報什么,只要我們能多陪陪他們,他們就會心里樂開了花。
上一篇:溫柔的懲罰
下一篇:父愛不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