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丁伯根——經濟計量學之父
簡·丁伯根簡介
諾貝爾得獎者小簡介
姓名:簡·丁伯根(Jan Tinbergen)
出生年代:1903-1994
職稱:經濟學家
國家:荷蘭
個人情況:1903年出生于荷蘭海牙。19歲(1992年)時,丁伯根考入了荷蘭萊頓大學,攻讀物理學,23歲畢業后,經過三年的努力,于1929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但是,就在這時,他的志趣已經不在物理學方面,而轉到經濟學方面了。簡·丁伯根一生都專心致志于使數理經濟學同統計分析結合在一起,為創建資產階級經濟計量學而堅持不懈。
丁伯根1967年獲埃拉斯穆斯獎金,還曾獲得20余個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由于他50多年來在經濟計量學方面,特別是在“發展和應用動態模式于經濟過程分析”中的貢獻,1969年,同弗里希一道榮獲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
簡·丁伯根成功的故事——專注
“小貓釣魚”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告訴我們不能做一個三心二意的人,都要專注的去做事。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簡·丁伯根就是一個做事專注的人。簡·丁伯根在荷蘭萊頓大學攻讀物理學,畢業后,經過三年的努力,于1929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雖然說他獲得的是物理學博士,但是他卻對物理學中的數學問題有特殊的興趣,他的博士論文就是以“物理學和經濟學中的最小值問題”為題目。從畢業以后他就轉到經濟學方面了。
簡·丁伯根一生都專心致志于使數理經濟學同統計分析結合在一起,為創建資產階級經濟計量學而堅持不懈。他一生一直都在為此做著執著不懈的努力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2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與其他經濟及統計學者一起,共同努力使經濟計量學成為一門科學而準備。在這個時期內丁伯根在數量經濟學理論上做出了三大個杰出成績。一是提出了現代動態經濟分析和“蛛網理論”;二是根據歷史統計資料,利用數學和數理統計方法,對各種商業循環理論進行統計檢驗,這是經濟計量學給自己規定的主要任務;三是在《商業循環理論的統計檢驗》一書中,首次用48個方程式替美國建立了完整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把通行的統計方法用于宏觀經濟問題的研究,從而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學分支,即經驗宏觀經濟學。
第二個階段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50年代中期,丁伯根的學術活動和理論創造一直沒有停止過。在這一時期里,他又在以前成果的基礎上為現代經濟政策理論做出了新的貢獻,就是把他在荷蘭中央計劃局的經驗和在經濟政策的廣闊領域內參加討論的結果,提高為系統的經濟政策理論,成為規劃短期經濟政策的基礎。這些政策理論主要體現在他的《經濟政策論》、《經濟政策的集中和分散》和《經濟政策:原理和設計》三本書中。
擁有如此大的成就的丁伯根并沒有滿足于現狀,毅然為他的經濟政策理論努力著。隨之丁伯根的學術活動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即50年代以后。1955年,他從荷蘭中央計劃局退休后,仍還在許多國際組織中任職或擔任一些國家政府的顧問,因而能連續多年全力投身于長期發展計劃的方法研究和實踐。丁伯根把這一階段自己的努力反映在《發展計劃》一書中。
在這一時期丁伯根的另一貢獻是關于國際經濟理論。他在《國際經濟一體化》一書中系統地闡述獨立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的實質,指出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主要包括產品轉移和生產要素的轉移兩大類。
丁伯根一生始終如一的專注于經濟學的研究,將一生獻給了經世濟民的經濟學理論事業。
簡·丁伯根1967年獲埃拉斯穆斯獎金,1969年,他還獲得了諾貝爾獎,還曾獲得20余個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他的所有這些榮譽,無一不跟他的專注投入的態度有關,還有嚴謹治學的態度。一個人只有專注于一個目標,才能在這個目標上取得成功和一定的成就。
教育啟迪
“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可以說,人們熟悉這個詞就像熟悉自己的名字一樣。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個注意力很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無論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經心!
所謂專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不被其他所吸引,不會縈繞于焦慮之中。簡單說,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在某一點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只有有專注的態度,才能滴水穿石,只有專注于一個目標,才能在這個目標上取得成功。
上一篇:蓋爾曼——夸克之父
下一篇:米歇爾——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