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低姿態進入
那是在多年以前,有一位商人和朋友一起跑到大西北,準備投資建設一條生產石板材的生產線。可是,他們到了那里一看,雖然有大好的石礦資源,但是,市場并不見好。因為大西北經濟發展水平低,居民們的家庭裝潢很少用價格昂貴的花崗巖。
商人在那里考察了一段時間,覺得這不是自己大干一場的地方,于是,他放棄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回到東南沿海去了。他的朋友卻看中這里豐富的石礦資源,和當地人辦起了軋石廠,這些石子只能用來給附近的農民造屋和鋪路用。
商人勸告朋友,這不是賺錢之道,這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如果在別的地方搞一個項目,只要適銷對路,不出幾年就可以收回投資,實現營利。朋友沒有聽從商人的勸告,反而努力地辦好他的軋石廠。
幾年后,開發大西北的號角吹響了。商人朋友的軋石廠有了新機器,因為開發大西北必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碎石成了搶手貨。商人聞知后趕到西北,他和當地政府談判,他想投資建設一家大型的軋石廠并洽談建設板材生產線的計劃。
但是,商人被告知,他的朋友已把合作意向書交到了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審批立項了。現在,商人的朋友已經是一家大型建材公司的總裁,資產過億元。
沒有人會想到一個軋石廠的老板在短短幾年內會成為一家大企業的老總。如果當年他不以低姿態在貧困的大西北待下來,而轉走其他地方,他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要想成功,就應該以高姿態來要求自己。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成功的機遇轉瞬即逝。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以低姿態進入一個行業,你就會發現隱藏著的希望,就像地底涌動的巖漿。
上一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下一篇:遇事要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