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的話少說
有人不自覺地犯愛講負面話的毛病。這種人說起話來,總帶著不滿意、抱怨的口氣。比如,早晨上班到公司的第一句話就是,油條不好吃、公共汽車老是等不來,然后又嫌早晨的開水燒得不夠開、茶葉沒有味兒;打電話總是怪對方沒有好口吻,聊起天兒來總說某某不講義氣、誰誰太摳門等等。
與這種人交往,好像世上沒有幾件能讓他稱心如意的事。如果你留心統計一下,假如他一天講了一百句話,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負面的。
愛講負面話的人很多,有的人是過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現實,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有的人是看問題過于狹隘偏頗,只考慮自己,不顧及其他,凡是不對自己脾氣的,都一概予以否定;還有的人便是用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看人,將別人微不足道的缺點放大。正如魯迅先生曾經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一枚放大鏡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結果卻看到了皮膚間的皺紋和皺紋間的污泥。那么試想,如果再用顯微鏡去觀察,豈不就是駭人的細菌布滿全身了嗎!
老愛講負面話的人,很難與人友好交往,即使他并沒有直接說對方不好,但他萬事皆不如意的心態,讓人很難同他有舒心滿意的對話。久而久之,人們還會覺得此人太“刁”,難以相處,常常避而遠之,偶有接觸,也只好打個哈哈,敷衍了事。總講負面話,最終會使自己成為難以與人相融的孤獨者。
不是負面話不可以說,關鍵是要少說,不該說的時候堅決不說,這需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如有一則故事中講到的: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冰棍。晴天雨傘賣不出去,老太太就埋怨老天為什么不下雨;雨天冰棍賣不動,老太太就抱怨為什么不趕快出太陽。后來有人開導她說,晴天你小女兒的冰棍賣得火,雨天你大女兒的雨傘賣得快,你天天都有高興事,還有什么可埋怨的呢?老太太一想,也是如此,于是臉便由陰轉晴,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來。同樣,與人相處,也要熱情大度,注意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有時還需要用你身上的閃光點去照亮別人,讓大家的心境都明亮開朗起來。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同你友好相處。
一次,一位年輕的女孩找到圣菲利普傾訴自己的苦惱。這位女孩心地善良,但是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說一些不中聽的話,但又守不住自己的嘴巴,經常把一些別人不想聽到的負面話傳出去。所以,人們都不喜歡她。
圣菲利普決定讓她為自己的缺點贖罪,于是讓她去市場上買一只母雞,沿途拔下雞毛丟在路邊。女孩這樣做了,然后回去找圣菲利普,圣菲利普又讓她返回去,把沿途的雞毛如數撿回來了。女孩又依照吩咐去做了,可是最后她卻哭著回來了,說:“我根本就找不到幾根,風早已把它們吹得無影無蹤了。”
“這就對了,你傳出去的負面話,不也是散落路途、口耳相傳到各地的嗎?但是,你想收回來卻是不可能的。”圣菲利普告訴她說。
說出去的話就如同灑出去的水一樣難以收回,負面話給別人的心理造成的影響不會立即消失。另外,習慣說一些負面話,會感染別人的情緒,久而久之,你會被人認為是一個不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人,一個太狹隘、眼中沒有色彩的人。
負面的話少說,不是違心地要求你一定要把錯說成對、把黑說成白,而是要你在開口時一定要意識到,哪些話會對他人產生不良的影響,哪些話不適合在當時的場合說。同時,要盡可能地通過交流來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把可能影響他人情緒的“硬話”說軟,這樣,別人才更容易接受你,也更愿意與你交往。千萬不要總是把煩事、鬧心事掛在心上,逢人就訴苦,或是嘮嘮叨叨,這對你的為人處世沒有一點益處。
上一篇:話上留一線,日后好見面
下一篇:貴人路線的四步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