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尷尬事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孩子也一樣。孩子有乖的時候,也有淘氣的時候;雖然大多時候是可愛的,但有時候也會極其討人嫌。大人們跟孩子整天卿卿我我、膩膩歪歪,有時候也難免同室操戈、翻臉不認人。
大人的咆哮,孩子的叫囂,無論當時如何失去了理智,當一切煙消云散的時候,你會忽然覺得,孩子的一切其實都是可愛的。
丟失的小貼畫
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她會爭著嘗試下地走。但是當她比較全面地掌握了這門技術之后,便要開始偷懶耍滑了。說起來跟一些沒出息的大人一樣,完全符合人類進步成長的邏輯。大人跟孩子出去玩,走一段抱一段,到了后來她沒走幾步便會伸著兩只小手讓你抱。可能她想明白了——自己走多累啊,還是讓大人們抱著比較舒服,大人們有的是力氣呀!
有一次我從小花園里抱她回來,在樓梯口把她放下,想讓她自己爬樓梯。小家伙伸著小手,說什么也不愿意。我想,不能讓小家伙養成懶散的毛病,再說,多活動對她的成長發育是有好處的。于是我動了動歪腦筋,耍了點小聰明。
“寶寶!”我說,“爸爸教你一個方法,爬樓梯一點也不累。你就當我們是在玩游戲,這個游戲怎么玩呢?就是要一階一階往上爬。你看,就這樣。”我踮著腳煞有介事地爬了兩階,“來,你試試,好好玩!”
孩子的興趣是需要培養的。聽我這么一說,小家伙饒有興致地跟我爬起了樓梯,一直爬到樓頂。
“寶寶累嗎?”我問。
“不累!”小家伙回答。
“好玩嗎?”
“好玩。”
哈哈,我暗自好笑,自覺簡直是一個天才爸爸。不過,我媽媽就沒有我這么幸運了。
那陣子,帶孩子出去最多的是孩子奶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在家里待不住,一個勁兒嚷著要出去。老人家帶小家伙去兒童公園,去小花園,去政通超市。有一次,在政通超市門口,奶奶給孫女買了一張小貼畫。小家伙讓奶奶把上面的小貼畫一張一張撕下來貼在她小手上。后來大概寶寶覺得奶奶整天帶她出去玩,又買這買那的,表現還是蠻不錯的,便給奶奶手上也貼了一張,以示獎勵,希望老人家這方面再接再厲。回來的時候,小家伙心情不錯,自己跟著爬樓梯。
一樓沒有爬完,小家伙忽然問:“奶奶,我給你的小貼畫呢?”
奶奶早就忘這茬兒了,抬手一看,小貼畫呀,早沒影了。這下可不得了,小家伙張嘴哇哇大哭:“我要我的小貼畫,你去給我找回來!”
奶奶也真是,說給您就給您了呀,那只是讓您暫時借用,不收您租金算是不錯了,您還給弄丟了!那不是一般東西,那可是一張小貼畫呀!
奶奶知道闖了禍,便一個勁兒道歉,好話說了千千萬:“寶貝啊,奶奶錯啦,奶奶不對。奶奶記性不好,奶奶老眼昏花,您小人不計大人過,就原諒奶奶這一回吧!”
樓道回音,寶寶這一哭,整個單元都驚動了。有人開門瞧瞧,是不是有偷孩子的呀?
好說歹說,小家伙抽抽搭搭跟奶奶上了樓。
那時候我家的寶寶特別喜歡小貼畫,只要見到就要買。小貼畫上有她看過的卡通人物,有她喜歡的小動物。我們家被貼畫裝飾得絢麗多彩,墻上、壁櫥上、門上,甚至床頭上,可謂無處不在。有時候我上班,有人問我:“你背上是什么呀?”讓人拿下來一看,是張小貼畫。這什么時候貼上去的呀!有一次,孩子媽媽在單位洗澡,她的姐妹說:“你腰上貼了個什么,不像是膏藥啊!”拿下來一看,是一張小貼畫。老婆無比納悶,這什么時候貼上去的呀,怎么一點感覺都沒有呢?當然,這個不可能是人為,充其量算是巧合。因為在夏天,衣服穿得比較少,估計貼畫本來是在床上的,人躺在上面三滾兩滾,便粘身上了。
每當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都會自然不自然地嘟囔一句:“這熊孩子!”
衛生間的尷尬
兩歲半的寶寶已經不穿開襠褲了,經過短期培訓,學會了自己去衛生間。小鴨子洗刷干凈依舊放在臥室,以備晚上的不時之需。在占用衛生間的問題上,如果寶寶跟大人發生沖突,場面將異常尷尬。好多次,我剛剛蹲下,小家伙便“吧嗒吧嗒”跑來敲門。沒辦法,我只得重新披掛整齊,躲出去給她讓地方。小孩子自制能力差,稍一遲延,便有尿褲子的危險。
在外面等了很久,不見小家伙出來。跑去一看,鼻子差點沒被氣歪。小家伙正自娛自樂,把上衣前襟掀起來掛在門把手上,嘴里哼著稚嫩的兒歌,褲子落在小腿處,露著圓乎乎的小屁股。那個時候,小家伙提褲子還得需要大人幫忙。我照她小屁股上輕輕拍了一下,說:“干嗎呢?你個小調皮蛋!”給她提上褲子,抱出衛生間,她還一個勁兒沖我樂。
有一次,小家伙從衛生間出來的時候把門給帶上了。后來我們發現居然給反鎖了。那是一個圓頭旋轉門鎖,里面的把手上有一個反鎖按鈕。她肯定是無意間按下了那個按鈕。
我的第一反應是,幸虧她在外面,如果她要是在廁所里面把門反鎖上,那可麻煩了。一個兩歲的孩子,說什么也打不開的。外面的人進不去,小家伙又出不來,您說不等開鎖匠到來我是不是就得把門玻璃給砸了呀!
門鑰匙早就不知扔哪兒了,沒辦法,給開鎖的打個電話,請求援助。沒一會兒,開鎖的來了。沒一會兒,門被打開了。沒一會兒,20元錢沒了。
千恩萬謝把開鎖匠送走之后,低頭望著寶寶,滿腔的悲憤,一臉的無奈,心里說:“寶寶,爸爸不就嫌你在衛生間待的時間太長了點嗎,你至于這樣跟爸爸過不去嗎!”唉,跟這樣的人沒處說理去。
祖孫倆的沖突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家還沒有電腦。我買了好多光碟,放進影碟機給她看。看碟片是小家伙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光碟各式各樣,有兒歌,有動畫片,有啟蒙教育,也有兒童百科。時間久了,寶寶也學會了自己換碟片,愿意看哪個放哪個。大人告訴她,拿碟片的時候要小心,碟片的正面盡量不要用手觸摸,否則把碟片弄劃了就不讀了。
臥室的床上有一張彈簧床墊,寶寶發現這個之后,便常當作蹦蹦床來玩。于是大人提醒她,這樣會把床弄壞的。
有一天,奶奶和寶寶因為那張彈簧床墊發生了沖突。具體緣由記不太清了,好像是奶奶照她小屁股上拍了一下,結果觸動了她的驢脾氣。
寶寶一邊哇哇哭,一邊發狠。她拿起枕頭邊一個光碟,拿小手去抹碟面,嘴里還說:“我給你抹得不讀了!”
奶奶說:“不讀了,讓你爸爸再去買。”
小家伙抬起小屁股使勁兒往床墊上撞,邊哭邊說:“我把你的床坐爛了!”
奶奶說:“坐爛了,再讓你媽換。”
那時候,奶奶跟寶寶待在一起的時間相對要多一些,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理所當然,祖孫倆之間的沖突也相對比較多。
有一天,我聽小家伙嚷:“你是臭奶奶!”
奶奶說:“俺就是臭奶奶。”
“你是壞奶奶。”
“俺就是壞奶奶!”
“我不要你做我奶奶了!”
奶奶說:“正好,省得我整天看孩子,還這么累。”
那次是因為小家伙拿一只小鞋子扔到了奶奶臉上,奶奶罵了她兩句,她便鬧個沒完。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跟妻子都不吱聲,保持中立的姿態在一邊看熱鬧。我們巴不得看看,這兩個平時都在家里不可一世的人物,到底誰能拗得過誰。兩人坐在沙發上,誰也不理誰。
過了一會兒,我聽寶寶說:“打你哪兒了?”
“打臉上了。”奶奶回答。
“還疼嗎?”寶寶問。
“不疼了。”奶奶把寶寶摟在懷里,祖孫倆握手言和。
上一篇:讓我難忘的女人們
下一篇:那夜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