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只是看孩子的
暑假過后,女兒升班了,由小班晉級到中班,也更換了教室。算起來,小家伙在小班也就待了三四個月。這里升班升得有點太快了吧。不過也好,讓孩子提前感受一下長大的感覺,多做一些大孩子所做的事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反正總共加起來,在幼兒園待的時間是一定的。
以前常聽人說,剛開始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送孩子上幼兒園,每次都得哄著、求著,最后還落個哭哭啼啼。可是我女兒,從上幼兒園第一天起到現在,一直都保持著極高的熱情。每天都是高高興興地去,高高興興地回來。包括最初我跟院長鬧翻的那一天,回家奶奶也問過她:“幼兒園好不好?”
她說:“好。”
“明天還去不去?”
她說:“去。”
這說明,兩位老師就算是在內心里對她相對反感的情況下,也還是對她不錯的,起碼沒有給她過多的臉色看。這對兩個整日忙忙碌碌、理論上來說可能沒有多少耐心的年輕老師來說,已經不簡單了。
以前,不止一次地聽同事理直氣壯地對我說,幼兒園就是看孩子的。這是對教育的無知,也是對幼兒園這種機構的不解,或者說是一種誤解。
那次跟園長的激烈沖突之后,我也曾氣呼呼地想,你們這些人懂什么呀,你們這些人會什么呀!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看法漸漸發生了改變,就像園方對我女兒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一樣。我的這種改變是從那天給女兒送小豬開始的。那天在教室門外聽到徐老師教小朋友唱歌時,我開始意識到,幼兒園這些女教師,她們都是具有藝術修養與天分的。她們張口就能唱,舉手就能彈,音樂響起,便能隨著節奏舞動,講起故事娓娓動聽,極具表演天賦。
幼兒園是一所學校,這里有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課程,有語言課、數學課、社會課、音樂課、美術課、手工課……這里的老師還要準備豐富的課件。有人做過大膽的假設,說幼兒園所有的課程,其實對小孩子沒有什么用處,甚至更加狂妄的人說,孩子太早學認字、學英語都不是什么好事。
大人們所說的“用處”和“好處”無非是針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而言。他們的根據就是,孩子太小,學得再多將來都不會有什么印象。事實卻恰恰相反,正因為孩子小,他們思想較為單純,這個時候你要教他一點兒東西,他印象會尤其深刻。這正如一張白紙,你在上面涂上無論一筆什么樣的色彩,都會是顯眼的。所以,如果等孩子大了,關心的東西多了,再教他一些你認為有意義的東西,那么這些東西要是想擺在他心目中一個比較顯眼的位置,是很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說,作為大人,要盡早把那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東西涂在那張空白的紙上,目的是早早占據一個有利位置。
孩子在早期教育當中,不是為了學習多少東西,而是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決定一個人前途的,不是聰明的頭腦,而是廣博的見識和開闊的眼界。孩子初到這個世界,盡管父母已經對他的存在習以為常,但是世界對他來說依舊新奇。如果只養在家里,他們可能就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伙伴,只有公園、超市、碰碰車。但是來到了幼兒園,他又知道了還有老師和同學,還有音樂、舞蹈、兒歌、唐詩、剪紙、美術和外國人的語言。
所以說,小孩子除了抽煙、喝酒、搞對象,學什么都不會為時過早。
學習好的孩子有兩個共同特點:第一是勤奮;第二,他們都認為學習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想讓孩子早早培養這兩種素質,幼兒園就是一個極好的環境。
幼兒園的孩子,除了午睡之外,其他時間都是活躍的。唱歌,跳舞,聽故事,做游戲……所有幼兒園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動起來,不要讓他們無所事事。園方的考慮可能首先是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但這對于培養孩子勤奮的性格也是大有好處的。如果待在家里,有的小家伙很可能就會窩在沙發里陪奶奶看一整天的電視。孩子窩在那里,不會出危險,大人又清閑,但是孩子身上的肉會越長越多。那才叫作真正的看孩子。
在幼兒園里,同學、老師這些概念早早地灌輸進了孩子們的小腦袋里。老師們也常常跟他們講,將來好好學習,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老掉牙的話,如果到小學、中學才講,學生不一定會聽,或者說一定不會聽。因為那時候,他們已經都學會自作聰明了。但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一定會相信,因為他們都是小傻瓜,大人說什么他們信什么。
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一天進了學校,拿出了課本,聽老師講課,他們會適應得很快,因為他們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和知識積累。他們認為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這對他們來說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在幼兒園,老師就不止一次地跟他們嘮叨過了。
上一篇:尚陽堡——長壽的歷史
下一篇:幼兒園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