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什么,馬上就行動
在任何時候,我們只要接到上司的命令,都需要作出這樣的回答:“好的,馬上去做。”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接受上級安排的任務,就好像每個軍人必須服從上司命令一樣。當上司給我們安排任務之后,我們就需要無條件地接受這個任務,適時向上司表示“馬上去做”。通常情況下,上司不會無緣無故刁難下級,他們安排的任務或許有些難度,但絕不會超過我們的能力范圍,因為在安排任務之前他們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考慮,而且這些任務不會超出自己的職責范圍,或許表面上有一些難度,但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一定可以完成任務。
假如我們在上司下達任務之后找理由推托,或者與上司談條件,結果會令上司很失望,這會讓我們錯過一次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從表面上看,或許少做了一些工作,獲得了短暫的輕松,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行為以及習慣只會導致我們的人生庸庸碌碌,毫無作為。
在西點,當學員們收到上司的命令,通常只會說一句話:“收到,馬上就做。”絕不多說一個字,一句話,因為在這時,任何多余的語言都會成為你想違抗命令的理由。沒有任何借口,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回答“馬上就做”。
“收到”也就是服從上司的命令,“馬上就做”這表示一種執行力,當我們服從了上司的命令,馬上將這個命令轉化為行動,“馬上”這個詞語很好地說明了學員們的行動力。因為我們知道,許多人并不是缺乏能力,也不是缺乏創造力,而是缺乏行動力。
老板打算安排一項任務讓下面的員工去執行,這時辦公室里有小張、小李和小王。
當聽到老板的指令之后,小張回答說:“好的,我保證完成任務。”說完,就快速行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小李則回答說:“這事讓我做嗎?我會盡力而為。”當時,小李是應承下來了,但走出辦公室,他就將任務拋之腦后,等到老板再次強調時才不得不去做。
小王回答說:“這樣的工作我可從來沒做過,怕做不好耽誤公司的進度,小張在這方面比我有經驗,還是讓小張做吧。”他不愿意接受老板安排的任務,想方設法找借口拒絕。
你猜,誰在最后受到了重用?
毋庸置疑,小張最終受到了上司的重用。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他的執行力最強。當上級安排給我們一項任務的時候,作為執行者,我們應該響亮地回答:“好的,馬上去做。”我們作為一個執行者,首先要絕對服從,無條件服從,也就是不會找任何借口。因為只有無條件服從,我們才會馬上去執行任務。也只有無條件服從,才會徹底地消除我們心里那種推諉或延期執行的想法。
服從的行動應該是從心里出發,而不僅僅是外在表現。當我們接受到老板的指令,首先應該條件反射地表示:“無條件服從。”而不是嘴上說:“好的,馬上去做。”心里卻在埋怨“怎么又是我啊”“老板怎么總是針對我”“不管怎么樣,我先答應下來,后面再慢慢想辦法拖延”。如果僅僅是這樣的“服從”,那根本不算是絕對的服從。當服從成為一種習慣,一旦我們接到老板的指令,就不會再問“為什么”,因為我們耽誤的時間越多,就越會影響指令執行的效果。
在西班牙和美國的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讓軍隊的首領得知古巴的情況。當時,加西亞將軍隱蔽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偏僻山林中,無法收到任何郵件和電報,而美國總統需要盡快與他合作,情勢十分緊急。
這時,有人報告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能幫您把信送給加西亞。”當威廉·麥金利總統交給了羅文一封信,并委派他交給加西亞,羅文接到信后,連問都沒有問“他在哪里”便出發了。
在這里,我們不需要去詳述羅文是怎樣拿到信,如何用麻布袋將它密封好、捆在胸前,然后乘敞篷船航行四天后趁著夜幕降臨在古巴海岸登陸,消失在叢林中,三周后來到古巴的另一端,接著步行穿過西班牙控制的領土,最終將信交給加西亞的全過程,我們只需要看到羅文服從于上級命令時的態度就可以了。
當羅文接到任務后,沒有提任何問題,便奔赴前線,踏上了尋找加西亞的旅程,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當他的服從源于內心的時候,執行就會立見成效。試想一下,假如羅文接到任務的時候,問這問那,甚至抱怨這個任務有多么艱難。當他不情愿地接受任務以后,又不竭盡所能去做,甚至在中途開小差,那結果會是怎樣呢?那肯定會影響到美國總統麥金利的決策,很有可能延誤戰機,甚至改變整個戰爭的結局。
當服從變成一種心理,我們就會成為備受老板器重的員工。當老板召喚我們進去,并說:“請幫我在百科全書中查找一個關于科勒喬一生的情況,并做一個簡短的記錄。”或許,我們會說:“他是誰?”“從哪本百科全書中查找?”“這屬于我的工作職責嗎?”“您想知道一些關于他的什么事情?”這就是典型的外在型“服從”,我們應該像案例中的羅文一樣,對老板說:“好的,先生。”然后,馬上著手去做,這樣的“服從”才是從心里出發,真正將無條件服從堅持到底。
啟示
試想,當領導向我們安排一項任務的時候,如果我們說:“我現在很忙,等我把事情忙完再說吧。”領導肯定會將這個任務交給別人,因為他看不到你身上那種無條件服從的品質,自然無法信任地將任務交給你。
上一篇: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下一篇:經風雨見世面的孩子才能成才——李嘉誠的“狠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