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質氣質類型的幸福密碼
抑郁質氣質類型的人多屬于孤僻型,往往容易發展為沉默寡言、待人冷淡;缺乏自信心,沒有安全感;性格孤僻,喜歡獨處,不太合群;情感消極,容易憂傷,情緒煩躁而不安。
對抑郁質的人來說,他們應該更好地和社會發生密切聯系,改變離群獨處的狀況,適當增加社會活動,多認識一些朋友,培養更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精神互助網絡,打開自己關閉的心扉,才能改變精神上的潔癖。向自己所信任的人傾訴煩惱,可以讓你漸漸忘卻曾經的不快。將自己的家庭營造成溫暖的花園,就可以成功卸載內心中的惡劣情緒。
艾瑪從小就是個敏感而靦腆的女孩,她的身體一直比較胖,而且又生了一張娃娃臉,所以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要胖得多。艾瑪有一個非常古板的母親,她覺得穿漂亮衣服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所以不讓艾瑪穿漂亮的花裙子。她總是跟麗莎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從小到大,母親一直按照這句話來幫艾瑪選衣服。
慢慢地,艾瑪越來越害羞,她覺得自己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又胖又丑,一點兒都不討人喜歡。艾瑪成了一個孤僻的孩子,她不跟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再也不上體育課。
長大之后,艾瑪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仍然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性格都很好,而且每個人都充滿了自信。艾瑪盡最大的努力像他們學習,可是她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為了使艾瑪變得開朗一些,他們做很多嘗試,但這些只是讓她更往后退。艾瑪變得緊張而不安,她避開了所有的朋友。發展到后來,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
艾瑪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丈夫會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每次一起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都會刻意去模仿別人,學習某個人看似優雅的服飾、動作或表情。雖然她假裝很開心,但結果常常表演得太過分。事后,艾瑪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后,她居然不開心到有了輕生的念頭,好幾次她都想自殺。
一天,她的婆婆跟她談教養孩子的問題,婆婆問題是怎樣教養幾個孩子的,她說:“無論事情怎么樣,我都會要求他們做真實的自己。”
“做真實的自己!”就是這句話,在那一順間,艾瑪才發現自己為什么一直苦惱,就是因為她忘記去做最真實的自己。
后來,艾瑪回憶道:“從那一天開始,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做真實的自己,不再刻意模仿任何人。我試著了解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自己所能去學習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挑衣服。后來,我還主動地去交朋友,加入了一個社團組織。雖然那個社團不是很大,但參加集體活動還是把我嚇壞了。可是,每發一次言,我就增加了一點自信。我今天所有的快樂,是我以前沒有想到過的。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我也總是將自己所學到的教給他們:‘無論事情怎么樣,都要做真實的自己。’”
孤獨很可怕,它既是一種不愛人也不被人愛的失重狀態,又是處于不關心他人也不被他人關心的人生夾縫。而擺脫孤獨的唯一方式,則在于人而不在于物,也就是以愛人之心化解不被人愛的人生尷尬。
5年前,愛倫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簡直悲痛欲絕。然后,她就陷入一種孤獨與痛苦之中。在丈夫離開近一個月之后的某個晚上,她對朋友哭訴:“我能做些什么呢?我將來要住到哪里?以后只有我一個人了,我該怎么度過漫長的日子?”
朋友安慰她說:“你之所以感到的孤獨,是因為自己身處不幸的遭遇之中。剛50多歲,就失去了生活的伴侶,自然會悲痛異常。但是,時間長了,這些傷痛和孤獨感都會慢慢減緩,直至消失。你也會開始新的生活,從痛苦的灰燼之中站起來,找到新的幸福。”
“不!”愛倫絕望地說道,“我根本不相信,我怎么可能還會有幸福的日子。我不再年輕,孩子們也已經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立業。我只能孑然一身,哪有什么樂趣可言呢?”抱著這種孤獨,艾倫患上了嚴重的自憐癥,而且她拒絕接受治療。就這樣,好幾年過去了,她的心情還是那么糟。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勸她:“我想,一直活在別人的同情或憐憫中,絕對不是你想要的。不管怎么樣,你都應該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結交一些新的朋友,培養其它的的興趣。千萬不要沉溺在痛苦的回憶中,那對你沒有好處。”她沒有聽進朋友的話,徑自為自己的孤獨自怨自嘆。后來,她覺得孩子們有必要為她的幸福負責,于是搬去跟一個結了婚的女兒同住。
但事情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由于艾路的孤僻,讓她和女兒都面臨了一場痛苦的經歷,甚至鬧到母女反目成仇。后來,愛倫又搬去與兒子同住,但也沒有好到哪里去。最后,孩子們只好共同買了一間公寓,讓愛倫一個人住,但這更加重了她的孤獨。
她對朋友哭訴:“所有的家人都棄我而去,沒有人要我這個老太婆了。”的確,如她所預想的那般,愛倫再也沒有享受過快樂的生活。愛倫實在是既可憐又可悲,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情緒卻像小孩一樣不成熟。其實,并不是全世界孤立了她,而是她離開了這個世界。
很多抑郁質氣質類型的人都離群索居的生活,其實這并不是他們自己情愿的。有的因為在坎坷難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傷人肺腑的痛苦,所以嗟嘆人生艱難、埋怨命運刻薄、痛恨世態炎涼,以致逃避社會、獨來獨往;有的因為感到自己懷才不遇、知音難覓,得不到別人的賞識和理解,所以也不愿去理解別人,以致獨處一隅、潔身自好;有的因為自己輕視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只看見別人風流瀟灑、知識淵博,所以自慚形穢,苦惱于自己才貌平庸、才智低下,以致不敢也不愿意與人交往……
雖然境遇各有不同,但結果卻大致差不多,將自己置身于孤獨的控制之下,陷入無邊無際的傷感之中。在忙忙碌碌中,他們就這么不經意地丟了自己。自以為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了,自以為自己就這么被歲月磨失了棱角,事實上,這一切不過是對自己的放任,是對自己故步自封的自我安慰。只要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不管是什么時候,不管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一直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都能擁抱幸福。
很多人會解釋說:“人生多變”、“歲月不饒人”、“事不由己。”其實呢,無非是為自己的不想去面對找借口。不妨將自己想象成一只空的杯子,假如它已經裝滿了歲月的塵土,我們就將塵土倒出來,然后重新接受新的思想,走近一段新的生活。有些時候,該釋懷的必須要釋懷,畢竟人生是要向前走的。
如果你總是多愁善感,如果你總是沉默寡言,你可以在提升情商方面下工夫,如從大自然中間汲取養料。你可以向山水學習,也可以向花鳥蟲魚學習,感知那種自在天成的恢弘氣度,體會那種自得其樂的淡泊狀態,將目光更多地投向自己的內心和外在的世界,這樣以來,你的心境便會逐漸開朗。
上一篇:意志力的支撐,助你邁過人生艱難時刻
下一篇:擁有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