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能量是助我們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
一個人在職場中打拼, 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順心, 難免會遭受挫折、不幸甚至失敗。
例如, 你的想法得不到上司的支持, 公司里的人阻撓你的工作, 客戶總是對你無理刁難, 等等。這些是每個在職場上奮斗的人幾乎都經歷過的挫折, 是很難避免的。
很多人心理素質差、意志力薄弱, 經不起一點點的失敗。他們在工作時一旦遇到挫折, 就對自己失去信心, 認為自己不行, 一天到晚愁眉不展, 怨天尤人, 根本無法振作精神, 即使有好機會也把握不住。如果一直這樣消沉下去, 到最后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 越來越失望, 直至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有一篇名為《招聘》的微型小說, 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美國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 名職員, 經過嚴格的面試、筆試, 公司從300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10位佼佼者。
發榜這天, 一個叫湯姆的青年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 悲憤欲絕, 回到家中便要懸梁自盡, 幸好親人及時發現才沒有死成。
正當湯姆悲傷之時, 從公司卻傳來了好消息: 湯姆的成績原來是名列前茅的, 只是由于計算機的錯誤, 才導致了湯姆的落選。
正當湯姆一家人大喜過望之時, 從公司卻又傳來了消息: 湯姆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簡單, 公司的老板認為:“如此小的挫折都經受不了, 這樣的人在公司里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 一個人面對壓力和挫折便悲痛欲絕, 只能帶來更大的不幸。只有以積極的正能量來戰勝挫折和失敗, 才有可能強大起來。
檢驗一個人, 最好是在他失敗的時候——看失敗能否喚起他更多的勇氣; 看失敗能否使他更加努力; 看失敗能否使他發掘出自身潛力; 看他是否就此心灰意冷……
面對事業的挫折, 充滿正能量的人看到的是下一次沖刺的經驗, 充滿負能量的人看到的是前進路上的攔路虎。
在挫折和失敗面前, 我們必須有這樣的心態: 慚愧而不氣餒, 內疚而不失望, 自責而不傷感, 悔恨而不喪志。只有在失敗中踩出一條新路, 才有希望摘取成功的桂冠。
泰國商人施利華是商界中的風云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機使他破產了, 面對失敗, 他只說了一句:“好哇! 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他從容地走進街頭小販的行列叫賣三明治。一年后, 他東山再起。微笑地面對挫折和失敗, 使他獲得了重生。
在職場上, 有些人不能正視失敗和挫折, 在心理上產生了畏懼情緒,這無疑會給同事或者上司傳達一種懦弱、無能的信號。而一個不能擔當重任、害怕失敗的人, 怎么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呢?
作為一個員工, 誰又沒有遭遇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呢? 關鍵就看你如何面對。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到, 在工作和生活中, 遇到一些挫折是必然的,只不過每個人遇到挫折的形式、內容、程度不同罷了。同時, 挫折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 挫折會給人造成一定的困難和痛苦, 帶來負能量; 另一方面, 它也能給人帶來機遇, 帶來正能量。在內心充滿正能量的人看來,挫折正是人們有所成就、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待事業上的暫時不順或失敗, 只有那些直面困難、百折不撓、銳意進取的人, 才有可能東山再起、成就輝煌。
挫折和失敗是正常的, 成功是通過戰勝失敗而來的。當遇到挫折和失敗時, 正能量是助我們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
能夠隨時調整自己, 以正能量心態去面對工作中的挫折和失敗的人,才是職場里的大贏家。
挫折和失敗對每個人來說都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考驗。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
其實, 遭受挫折并不可怕, 關鍵是要用正能量去自我調節, 從消極的挫折心理中得以解脫。那么, 具體應如何做呢?
第一, 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 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第二, 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 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 正是失敗本身最終造就了成功。
第三, 向他人傾訴心中的不快, 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
第四, 學會自我寬慰, 學會容忍挫折, 要胸懷坦蕩、情緒樂觀, 要滿懷信心去爭取成功。
第五, 預期目標實現受挫, 可以改用別的途徑, 或者改換目標, 以獲得新的勝利, 即“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第六, 善于化壓力為動力, 從逆境中奮起。
閱讀思考
(1) 湯姆的故事讓我們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
(2) 在挫折和失敗面前, 你所表現的是哪種態度? 是坦然面對, 還是就此心灰意冷?
上一篇:正確認識工作,你將得到更多
下一篇:用感恩凈化浮躁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