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是最好的交流
相信大多數女人和我一樣,非常喜歡高挑、大方、嫵媚的演員張曼玉。張曼玉最吸引我的是她的眼神。那樣富有風情又讓人感覺很真誠,很純潔。楊瀾有一次在她的博客中也曾提到過張曼玉的眼神很單純:“一行人中最辛苦的是張曼玉,她從紐約飛到北京,轉機到昆明,活動一結束,又馬上折回歐洲。我問她累不累,她說沒問題。反而是第一次到中國農村的經歷,這里新鮮的空氣,純樸的人們讓她好快活。‘孩子們雖然害羞,但眼睛一直看著你說話,好單純!’她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她的眼神也是那么單純的。”可見,眼神也是一種語言的交流。
其實,女人們別忘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想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必須運用好自己的眼神。談話時對方與你最直接的交流除語言之外,就是兩人的眼神。說話者想聽你認真地講話,就一定用眼神注視著你,而你認真聆聽也會專注地注視著說話人。會使用眼神的女人,不但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還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英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實驗,發現人們在溝通表達時,眼睛停留在對方身上的平均注視時長為2.95秒。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5秒鐘對話”的概念,也就是2.95秒再加上2秒鐘。這個時間內,當你在表達時,看著其中一個聽眾的眼睛,對著他說完一句話,讓他覺得這句話是你完全對著他一個人說的,讓他有一種和你促膝談心、聽你娓娓道來的感覺。這句話說完后,你再將目光移向下一個聽眾,重復“5秒鐘對話”的過程。
可見,恰當地運用眼神就會產生很奇妙的效果。希臘神話中的海倫據說可以用迷人的秋波招來艦船,美國民族英雄戴維·克羅克特據說可以用目光逼退熊。這些雖然只是傳說,但眼神的確具有神奇的魔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研究中心發現:眼神接觸對于人際關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研究者要求兩組異性志愿者進行兩分鐘的隨機談話。對于一組志愿者,通過要求他們數對方眨眼次數的方式,誘導他們與對方進行頻繁的眼神接觸。對另一組接受實驗者則不提任何誘導他們進行眼神接觸的要求。
隨后的詢問表明,那些被數眨眼次數的志愿者都反映說,覺得對方很尊重、喜歡自己。雖然對方事實上根本不了解他們,只不過是數了數他們的眨眼次數。
一個學者曾經用切身經歷說明眼神接觸的力量。有一次他做講座,現場有幾百個人,一個女子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女子的外表并不很特殊,但學者還是忍不住注意到了她,好像這個講座是專門給她講的似的。
為什么呢?學者發現,在整個講座中,這個女子的視線幾乎沒有一秒鐘離開過他的臉。就是在他陳述完一個要點做短暫停頓時,她仍舊如饑似渴地凝望著他的臉,看來是對學者的講座非常感興趣。學者不禁有些陶醉了。女子的專注的態度和明顯的欣賞,刺激學者回憶起好多本來已經淡忘的話題和問題,滔滔不絕中不自覺超出了時限。
眼神除了能表達尊重和好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頻繁的眼神接觸能給人留下精明的印象。比起感性的人,思想深刻的人能更迅速地整合所捕捉到的信息,他們善于從人們的眼神看進人們的內心深處去。他們不會因與他人對視而焦慮緊張。
掌握好了眼神的交流,可以讓談話愉快,讓對方感到有興趣,更愿意聽你講話。同樣,當你很好地運用眼神交流,可以讓別人喜歡與你聊天。當你與一群人交流時最好與傾聽者有直接眼神接觸。但是不要只盯著一個人看,這樣會使得其他人停止聽你的講話。為了避免這樣,可以嘗試在每一個新句子開頭時將眼神朝向不同的人。這樣你就會照顧到所有人,并且使他們能保持對你談話的興趣。與一個人交流時保持眼神交流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一直盯著對方會使其感到不自在,從而想盡快結束與你的談話。為了克服這點,建議每隔5秒打斷眼神交流。但不要往下看,這樣會暗示對方你想結束這場談話。可以向上看或者向旁邊看,就好像你想起了什么事情。現在就試試:不要移動你的頭,想象你第一次上學的時候。你會注意到,當你想事情的時候,你的眼球會向上移或者向兩邊移動。所以,當你的聽眾看到這一點,他們會認為你正在思考,并保持對你的興趣。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要想有炯炯有神的眼神,需要有良好的個人素質、修養及豐富的人生閱歷,才可能會有更完整的眼神表達。所以,我個人認為,應結合個人思想,不斷加強眼神練習。平時沒有事的時候,可以拿個小鏡子,然后將自己設定于某種意境中,尋找相應的眼神表現并反復練習。把喜、怒、哀、樂、怨、恨、愁不同的心境表達出來,然后再對自己的眼神做出評價。平常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在比較空敞的地方,用眼神在空中寫字母,比如寫個K,再繼續寫個Y,然后跟著眼神寫出的字母位置不斷變化,這樣可以練習眼神更有神。
但是,人際交往中人們的眼神會受到文化的嚴格規范,即眼神禮儀的制約,如不了解,在公關交際中會失禮。
1.不能長時間凝視關系不熟的人,否則將被視為一種無禮行為
除了親密的關系外(如戀人的長時間對視),凝視的對象只能是職業行為主體(如演員)或物品(如藝術作品)。但是在談判和辯論時,就不要輕易移開目光,直到迫使對方轉移視線為止。
2.與陌生人談話時,不能不看對方
正確的眼神禮儀是:眼睛看對方眼睛到嘴巴的“三角區”,標準注視時間是交談時間的30%~60%,這叫“社交注視”。
3.不能超時或低時型注視
眼睛注視對方的時間超過整個交談時間的60%,屬于超時型注視,一般使用這種眼神看人是失禮的。眼睛注視對方的時間低于整個交談時間的30%,屬于低時型注視,一般也是失禮的注視,表明行為人內心自卑,或企圖掩飾什么,或對人對話題都不感興趣。
4.忌使用有敵意、輕蔑的眼神
你的目光必須是友善、溫和的,這一點非常重要。表達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感到春天般的溫暖,肅殺凌厲的眼神只會激起對方的敵意與憤怒,想盡一切方法來表示反對。
5.不能瞇視、斜視、瞥視
總的來說這幾種注視方法都是不健康的。而瞇視除了給人有睥睨與傲視的感覺外,至少也是一種漠然的語態。另外,在西方,對異性瞇起一只眼睛,并眨兩下眼皮,是一種調情的動作。眼睛的語言,其實透示著一個人的品行與修養。
6.忌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有時候,表達者為了顯示自己沒有忽視任何一位聽眾,目光像探照燈一樣,快速地在聽眾中來回掃過。實際上,這種凌亂飄忽的目光會讓人覺得表達者缺乏安全感。因為在遠古時代,只要有危險出現,我們的祖先就會東張西望,看看退路在哪兒,可以往哪個方向逃跑。
上一篇:眼淚有時是一種絕妙的美麗
下一篇: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