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自己留后路,執(zhí)行必須到位
執(zhí)行不在喊口號,關鍵在于執(zhí)行;執(zhí)行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執(zhí)行就是立即行動,決不拖延……當然,認真執(zhí)行的含義還遠不止這些,它還要求我們不給自己留后路。這對于職場新人就意味著:在一家企業(yè)做事情時,要有一股韌勁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
初涉職場,許多新人做事時習慣先為自己琢磨退路,畢竟未雨綢繆嘛,萬一事情做失敗了,也不至于太被動、太難堪,總還有個保底的臺子接著。殊不知,人都有惰性,留后路勢必會削弱奮斗的沖勁,在困難面前退卻、妥協(xié),如此退路便變成了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什么事也干不好,干不成。
相反,一個人如果不給自己留退路,具有切斷后路的勇氣和氣魄,那么他必然會毫不猶豫地切除惰性,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邁進,勇氣和潛能會全部激發(fā)出來。這樣努力了,奮斗了,結(jié)果就是把工作執(zhí)行到位了,離目標越來越近,成功自然也就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給自己留退路,這是許多明智者的共同選擇。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100名美國突擊隊員需要深入德國后方,秘密進行間諜行動。前往德國前,他們接受了間諜訓練,其中一項是:要在100天內(nèi)學會德語。100天?時間太短了吧,任務太艱巨了吧,士兵們面面相覷。見此,長官嚴肅地說:“這個要求有些苛刻,但100天內(nèi)假如你們學不會德語,一旦說話暴露身份的話,德國人會立刻把你們抓起來,到時候就是死路一條。”士兵們聽聞此話,日夜苦學德語,100天后竟奇跡般地學會了德語,而且十分流暢、地道,與真正的德國人無異。
在100天內(nèi)學會一門外語是比較困難和有挑戰(zhàn)性的,為何這100名美國突擊隊員能如此神速地學會德語呢?因為士兵們都知道,一旦100天內(nèi)學不會德語,就是死路一條,唯有拿出以死相搏的決心,學會它,必須!一定!人都是逼出來的,切斷退路,無路可退,才會有出路。
的確,人的潛力是有彈性的,不給自己留后路是一種決絕的積極,態(tài)度越積極,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態(tài),力量就會越強。正因為如此,那些工作認真的人不僅不給自己留退路,甚至故意將自己置于險境,進而充分激發(fā)自身才智,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執(zhí)行到位。
法國作家雨果平時喜歡游玩和會友,時不時就想出去。有一年他與一家出版商簽訂合約,本年內(nèi)交出一部作品。為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他出門穿的衣服都鎖到柜子里,把鑰匙丟進了小湖,他還將自己的頭發(fā)剪得亂七八糟,變成了一個“糟老頭”。就這樣,由于根本拿不到衣服,又羞于出門,雨果徹底消除了外出游玩和會友的念頭,他一頭埋在寫作中,連續(xù)六個月足不出戶,除了吃飯和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jié)果,作品提前兩周就完成了,這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文學巨著《巴黎圣母院》,雨果也憑借它一舉成為世界著名小說家。
不給自己動搖的理由,無路可退,就永不會想到放棄。“到時候完不成,就申請延后一段時間”“外出游玩和會友,偶爾一兩次還是可以的”……假設雨果給自己留種種后路,馬馬虎虎應付工作的話,那么他估計不會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完成作品,如此就很難有所成就,也不可能成為文學家。
不給自己留后路,下定決心,一心向前,就是無條件地相信自己,這是逼著自己執(zhí)行到位、走向成功的“苦肉計”!正如一句話所說:“沒有一件事比一心向前更能滿足你,也只有這個時候你才會發(fā)揮出最好的能力。這會給你帶來一種特殊的權(quán)利,以及一種自我超越的勝利。”
行走在職場中,你想超越平庸,擁抱成功嗎?那么,切斷自己的退路吧,然后拿出以死相搏的決心,讓自己努力向前沖,認認真真地做事,徹徹底底地執(zhí)行。趁著年輕,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不要等到了老了才后悔。
箴言No.6
人的潛力是有彈性的,在確知自己無路可退時,往往會激發(fā)出很大的能量,力量更強,執(zhí)行更徹底。故而,你不妨學學破釜沉舟的方式,來激勵自我全力以赴,這種本能會引導你迎向任何挑戰(zhàn),且必將成功。
上一篇:面對誠實的考驗
下一篇:不要忽視看似弱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