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情緒,走出悲觀的陰霾
馬克·吐溫說:“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煩惱只要一開頭,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對于那些有著悲觀心境的人來說,就恰似心中長了一顆毒瘤,哪怕是生活中一點小小的煩惱,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每天增加一點點不愉快,毒瘤在消極情緒的養分下不停地生長,直到有一天,毒瘤化膿,開始散發出陣陣惡臭,而他們已經被悲觀所吞噬了。悲觀,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情緒,面對生活中諸多的不如意,每個人都有可能要悲觀一下,然而,許多人尚未意識到悲觀的危害性。有的人甚至認為,悲觀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抑郁癥。可是,據心理學家觀察,長時間的悲觀心境,會讓一個人感到失望,喪失心智,長期生活在陰影里,自己也會變得郁氣沉沉。所以,遠離悲觀的心境,調整自己的情緒,走出悲觀的陰霾,做一個樂觀積極的人。
有兩位年輕人到同一家公司求職,經理把第一位求職者叫到辦公室,問道:“你覺得你原來的公司怎么樣?”求職者臉色滿是陰郁,漫不經心地回答說:“唉,那里糟透了,同事們爾虞我詐,鉤心斗角,我們部門的經理十分蠻橫,總是欺壓我們,整個公司都顯得死氣沉沉,生活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地壓抑,所以,我想換個理想的地方。”經理微笑著說:“我們這里恐怕不是你理想的樂土。”于是,那位滿面愁容的年輕人走了出去。
第二個求職者被問了同樣一個問題,他笑著回答:“我們那里挺好的,同事們待人很熱情,互相幫助,經理也平易近人,關心我們,整個公司氣氛十分融洽,我在那里生活得十分愉快。如果不是想發揮我的特長,我還真不想離開那里。”經理笑吟吟地說:“恭喜你,你被錄取了。”
前者是悲觀者,在他生活的天空始終籠罩著烏云,因此,他看什么人和事都是陰郁的,一份多么美好的生活擺在他面前,他也會認為“糟糕透了”;后者是典型的樂觀者,陽光始終照射著他的生活,即使是再糟糕的生活,在他看來,也是十分美好的。悲觀者看不到未來和希望,所以,他遭遇了求職的失敗,或許,在人生的道路上,還有更多的失敗在等著他,除非他能夠換一種心境。
擁有悲觀心境的人,他們只是一味地抱怨,他們所看到的總是事情的灰暗面,哪怕是到了春天,他們所能看到的依然是折斷了的殘枝,或者是墻角的垃圾;擁有樂觀心境的人,他們懂得感恩,在他們的眼里到處都是春天。悲觀的心境,只會讓自己郁氣沉沉;樂觀的心態,會讓自己感受到陽光般的快樂。
里根在小時候是一個樂觀的孩子,有一次,爸爸媽媽送給里根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一會兒,他們來到里根的門口,發現里根正興奮地用一把鏟子挖著馬糞,看到爸爸媽媽來了,里根高興地叫道:“爸爸,這里有這么多馬糞,附近一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把這些馬糞清理干凈,一會兒小馬就來了。”
1.戰勝抑郁癥,你也能成功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過,美國最著名的總統之一——林肯竟然曾是抑郁癥患者。當時,林肯在患抑郁癥期間,他曾說了這樣一段感人肺腑的話:“現在我成了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如果我個人的感覺能平均分配到世界上每個家庭中,那么,這個世界將不再會有一張笑臉,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好起來,我現在這樣真是很無奈,對我來說,或者死去,或者好起來,別無他路。”幸運的是,最后,林肯戰勝了抑郁癥,成功地當選了美國的總統。
2.悲觀心境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悲觀的心境就像是漂浮在天空中的烏云,它遮住了生活的陽光,長時間下去,我們自己也會變得郁氣沉沉。所以,遠離悲觀,放棄心中的怨氣,讓陽光照進生活中。事實上,悲觀給我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有著悲觀心境的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他都沒有辦法獲得成功。甚至,那種悲觀的心境會有意或無意地成為其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上一篇:誰都有脾氣,但要學會收斂
下一篇:走出理想國,請活得現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