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鐘離(zhōnglí)
433 鐘離(zhōng lí)
【尋根溯源】
鐘離復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子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于直言而被當權者殺害,他的兒子伯州犁逃到楚國,任太宰,食采鐘離(今安徽鳳陽),他的后代子孫遂以居住地命姓,稱鐘離氏。二是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周代時,伯益的后人有封國鐘離國,春秋時鐘離國被楚國所滅,國人遂以原國名命姓,稱鐘離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江淮地區(qū)居住。漢唐之間,向浙江發(fā)展,以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為郡望,以江蘇、浙江、安徽為主要分布地區(qū)。宋代以來,已經(jīng)極少見到鐘離氏的蹤跡,當今在遼寧、沈陽等地有分布。
【名人薈萃】
鐘離春:戰(zhàn)國齊國王后。她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丑女。她雖然樣子難看,但志向遠大,學識淵博。當時執(zhí)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情暴躁,喜歡受人吹捧。鐘離春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當面一條條地陳述了齊宣王的劣跡。并指出若再不懸崖勒馬,就會城破國亡。齊宣王聽后大為感動,把鐘離春看作是自己正身、齊家、治國的一面鏡子。后來,竟把鐘離春封為王后。
鐘離眜:秦末項羽的大將,素與韓信交好。項羽死后,投奔楚王韓信。劉邦得到消息,以為韓信要謀反,同陳平商議,要韓信逮捕鐘離眜。有人告訴韓信,如果把鐘離眜斬首,去見劉邦,自然無患。于是韓信召鐘離眜商議,鐘離眜說:“劉邦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楚國,如果你捕我獻媚,今日我死,明日你亡?!闭f罷,拔劍自刎。韓信帶著鐘離眜的頭去見劉邦,劉邦即令武士逮捕韓信。
鐘離意:漢代官員。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輕時在郡中做督郵。太守認為他很賢能,于是讓他在縣里做事。漢光武建武十四年,會稽郡發(fā)生大瘟疫,死者數(shù)以萬計,鐘離意獨自一人,親自撫恤災民,籌集分發(fā)醫(yī)藥,所屬百姓多借此才得以保全并度過災難。后來任瑕丘縣令,廉政愛民。漢章帝即位后,鐘離意被征拜為尚書,因廉明,調(diào)官做尚書仆射。鐘離意做官五年,用仁愛感化人,百姓多富足,后因長久得病死于任職期間。
鐘離瑾:宋代官員。字公瑜,安徽合肥人。進士出身,初為簡州推官,通判益州。為官時賑濟有善政。仁宗時累遷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
上一篇:百家姓《令狐(línghú)》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宇文(yǔwé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