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跪九叩”禮
“三跪九叩”是清朝朝會時最重要的禮儀。古代是以拜兩次作為大朝儀的常禮。到了清朝初年,朝會大典改為三跪九叩首。按照清朝的規(guī)定,皇帝在舉行大朝儀時,皇帝乘輿行至保和殿,下輿后先到中和殿升座休息,接受在典禮中的侍班、導(dǎo)從、執(zhí)事等各官行三跪九叩禮。到太和殿升座之后,在大樂聲中,再接受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禮。辛亥革命后,清王朝滅亡,三跪九叩禮也隨之被廢除了。
清朝男子行跪拜大禮的具體動作是:行禮者肅立,按先后左右的順序放下馬蹄袖,跪在地上,上身挺直,臀部放在腳后跟上,磕頭三次后,起立,然后同樣的動作做三遍,禮畢。
上一篇: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下一篇:什么是“臨朝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