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英國小說家、戲劇家,著名印象主義*作家。生于巴黎。自幼父母去世,由伯父領回英國,在寄宿學校讀書。德國海得爾堡大學肄業。1892-1897年在倫敦學醫,并取得外科醫師資格。一次戰時在法國參加戰地急救隊,不久進入英國情報部門。后出使俄國,曾見過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1916年去南太平洋旅行,后到遠東。1920年訪華。后又去拉美與印度。1928年在法國地中海濱定居。二次戰時赴英美。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女王授予他“榮譽侍從”稱號,并成為皇家文學會會員。1959年又赴遠東旅行。6年后在法國病逝。
毛姆的小說充滿異國情調,這是他作為印象派作家的重要特征;他是刻劃海外英國人形象的第一位忠實的作家;他的小說政事性強,曲折多變,但以印象渲染為多。他第一部長篇小說是《蘭貝斯的麗莎》(1897),此外還有《人間的枷鎖》(1915)、《艾興頓》(1928,為訪俄后寫的間諜小說)、《大吃大喝》(1930)、《刀刃》(1944)、《卡塔林納》(1948)。其長篇小說代表作是《月亮和六便士》(1919),以印象派畫家保爾·高更為原型,反映了天才、個性與物質文明的沖突。短篇小說集有《葉的震顫》(1921)、《卡蘇里納樹》(1926)、《阿金》(1933)。散文與論著有《總結》(1938)、《作家筆記》(1949)、《流浪者的心情》(1952)、《觀點》(1958)、《回顧》(1962)等。
上一篇:畢曉普,伊麗莎白作品分析
下一篇:池田滿壽夫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