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俄國作家、哲學家、批評家,俄國象征主義*的首倡者之一。他生在彼得堡一個宮廷官吏的家庭中。在彼得堡大學文史系畢業。80年代初開始發表詩作。他對十月革命懷著特別深的恐懼與仇恨。1920年與他的妻子、俄國象征主義女詩人吉·尼·吉皮烏斯*一起逃往法國。他大部分時間僑居巴黎。這時期的創作也是激烈反蘇的。1939-1941年和納粹分子合作。最后死于巴黎。
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著《論現代俄國文學衰落的原因及新流派》(1893)一書,認為“神秘的內容、象征、藝術感染力的擴大”是“新藝術的三要素”,并攻擊19世紀60年代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文學是“功利主義的庸俗的現實主義”。這部著作,實是俄國象征主義的文學宣言。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部曲《基督和反基督》(1895-1904),著意寫基督教與多神教的永恒的沖突與斗爭,是他的“新藝術的三要素”的藝術實踐。他的其它著作還有二卷本《列·托爾斯泰和陀恩妥耶夫斯基。生平和創作》(1901-1902),歷史小說三部曲《保羅一世》(1908)、《亞歷山大一世》、《十二月十四日》(1918),歷史劇《阿列克賽王子》(1920)等。
上一篇:格諾,雷蒙作品分析
下一篇:梅勒,諾曼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