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獲杰拉爾德*的長篇小說,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之一。1924年,菲茨杰拉爾德率家移居歐洲后開始創作。1925年在紐約出版。
長篇描寫的是美國中西部一個貧窮青年蓋茨比與上層社會姑娘黛西之間的愛情悲劇。主人公原名叫杰姆斯·蓋茨,成年后改名為杰伊·蓋茨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蓋茨比是美國陸軍軍官,在納斯維爾愛上了南方富家閨秀黛西。他把幻想當做現實,把黛西看做是他自己獻身追求的“理想的化身”。但他“背后沒有生活優裕的家庭撐腰”。不久蓋茨比開赴歐洲前線,待他遠征歸來,黛西已嫁給十分富有的湯姆·布坎農。黛西生活并不美滿,她丈夫有一情婦瑪特爾。蓋茨比決心發財以贏得黛西的愛情。五年后,蓋茨比終于發了財,過著闊綽豪華的生活。他在湯姆夫婦家附近購置豪華公館;不惜錢財,頻擺宴席,燈火輝煌,賓朋滿坐,以顯示他的富有,吸引黛西的注意。他與做股票生意的黛西的表哥涅克·卡拉威是鄰居。涅克應邀參加宴會,蓋茨比款待極其熱情。終于通過涅克的安排,蓋茨比見到黛西,重溫舊夢。湯姆得知,十分嫉恨,把蓋茨比的發跡史向黛西揭露出來;蓋茨比則要求黛西與湯姆分手。黛西貪圖湯姆的更富有,不愿離開湯姆。黛西情緒極度緊張,狂駛汽車,壓死了突然奔跑過來的瑪特爾。湯姆就與黛西密謀,嫁禍于蓋茨比。而蓋茨比為了表示自己對黛西的愛情,情愿承擔下來。湯姆又挑唆瑪特爾的丈夫威爾遜開槍打死了蓋茨比。蓋茨比的葬禮十分凄涼冷落。涅克也斷絕了與湯姆夫婦的關系,回到中西部老家。小說通過對蓋茨比“抱著一個夢太久而付出了很高代價”的藝術形象的描繪,表現了美國夢幻滅這一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主題。小說中,黛西成為資產階級金錢道德觀念的代表。
這部小說有明顯的獨到之處。菲茨杰拉爾德精細地篩取小說的素材,僅選用最能表現蓋茨比的個性以及與他的夢幻有關的材料。他自己曾說:“從小說中刪去的材料,可以寫成另外一部小說?!边@部小說的篇幅不太長,內容充實,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小說還使用如象征、比喻等各種表現手段,強化了表達效果。如用T.J.??藸柋ご蠓虻难劬ο笳魃系圩⒁暼碎g罪孽。小說的結構凝煉嚴謹,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它以“慣于對所有的人都保留判斷”的涅克·卡拉威為敘述主線,講述蓋茨比的故事。這是第一人稱表達方式。作者把涅克的所見所聞穿插于全書之中,割斷故事的連續性。作者善于巧設懸念:蓋茨比的身分和來歷開初十分奧秘,給小說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調。作者還善于直接運用議論突出與深化“迷惘的一代”的主題。小說結尾寫道:“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這個一年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去的極樂的未來。它從前從我們的追求中逃脫,不過那沒關系——明天我們跑得更快一點,把胳膊伸得更遠一點”,“于是我們繼續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后推,被推入過去。”
上一篇:《乞力馬扎羅的雪》作品分析
下一篇:《交叉小徑的花園》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