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夏啟良
羅伯特·泰斯特
這天終將來臨——在一所出生和死亡接踵而來的醫院內,我的身軀躺在一塊潔白的床單上,床單的四角整齊地塞在床墊里。在某一時刻,醫生將確診我的大腦已經停止思維,我的生命實際上已經到此結束。
當這一時刻來臨時,請不必在我身上裝置起搏器,人為地延長我的生命。請不要把這床叫做臨終之床,把它稱為生命之床吧。請把我的軀體從這張生命之床上拿走,去幫助他人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我的雙眼獻給一位從未見過一次日出,從未見過一張嬰兒的小臉蛋或者從未見過一眼女人眼中流露出的愛情的人;把我的心臟獻給一位心肌失能、心痛終日的人;把我的鮮血獻給一位在車禍中幸免死亡的少年,使他也許能看到自己的子孫盡情嬉戲;把我的腎臟獻給一位依靠人造腎臟周復一周生存艱難的人。拿走我身上每一根骨頭,每一束肌肉,每一絲纖維,把這些統統拿盡,絲毫不剩,想方設法能使跛腳小孩重新行走自如。
探究我大腦的每一個角落。如有必要,取出我的細胞,讓它們生長,以便有朝一日一個啞兒能在棒球場上歡呼,一位聾女能聽到雨滴敲打窗子的聲音。
將我身上的其余一切燃成灰燼。將這些灰燼迎風散去,化為肥料,滋潤百花。
如果你一定要埋葬一些東西,就請埋葬我的缺點、我的膽怯和我待同伴們的所有偏見吧。
把我的罪惡送給魔鬼,把我的靈魂交付上帝。
如果萬一你想記住我,那么就請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你幫助的人們吧,假如你的所作所為無負我心,我將與世長存。
(卞臻雄 譯)
在中國古代的人際關系中,有所謂“粉身以報”的說法,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犧牲精神。但它只是建立在受惠前提下的、為固定對象作出的犧牲,有著明顯的狹隘性。羅伯特·泰斯特《記住我……》表現的也是一種犧牲精神,但卻是一種能夠體現人生極致的博大崇高的無私奉獻精神,它針對的,是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是整個人類。它違背了各類陳腐的世俗觀念,顯示著人類應有的嶄新的道德風貌。
“文學無技巧。”這句話天然是正確的。作者只是以敞開心扉的坦誠,面向死亡、面向人類、面向未來,具體地娓娓陳述,但它已足以讓你靈魂顫動,熱血沸騰;足以讓愚昧自慚,偏見形穢;足以把你引向心如明鏡、意態安詳的無塵無我的崇高境界。
那么,還要“記住我”什么呢?那就是“我”那顆心。讓我們一起用善良的言行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們,讓我們一起去攀登人生最壯美的制高點——無私的奉獻!
上一篇:《表情》鑒賞
下一篇:《記憶》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