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偉昉
儒勒·瓦萊斯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
它是經過投票選舉產生的。意氣昂揚,無上威嚴,而且有自己的武裝。
巴黎的人民代表走進古老的市政廳(1),市政廳前面的廣場上曾經聽見過桑臺爾(2)的鼓聲和一月二十二日的槍聲(3),可是在那天的節日里,勝利的軍隊所揚起的灰塵,擦干了為祖國的榮譽、巴黎的尊嚴而犧牲的人的斑斑血跡。
桑臺爾的隆隆鼓聲,再也聽不見了;槍支不再在公社的辦公樓的窗前發亮了;而鮮血,如果我們愿意這樣做的話,不再染污葛萊芙廣場。
我們,我們要這樣做,是不是,公民們!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
碼頭上鳴放禮炮,陽光把廣場上灰色的煙霧染成金黃色。無數群眾站在街壘后面:男的揮動帽子,女的揮動手帕,向勝利的游行隊伍致敬。放平了的炮口,顯得謙遜、安祥,生怕威嚇著快樂的群眾。
市政廳前面的大鐘報過多少時刻,這些時刻都成了已往的世紀,見過多少事件,這些事件今天已成了歷史;市政廳的窗下擠滿了表示敬意的群眾,國民自衛軍在窗下列隊經過時,以鎮靜而驕傲的興奮心情,向公社歡呼萬歲。
人民的代表站在禮臺上,他們都是剛毅、嚴肅、誠實的人。“共和國”的半身像,由于紅色帷幕的陪襯,顯得格外潔白,泰然望著閃耀的槍林。槍林中飄揚著鮮艷、輝煌的旌旗,天空中升起了城市的喧語,喇叭和銅鼓的軍樂,禮炮和歡呼的聲音。
巴黎公社就在這樣的節日里宣布成立了,革命而愛國的,和平而愉快的,陶醉而莊嚴的,偉大而歡欣的節日,它和看見過1792年的戰士們的那些日子媲美,它在二十年來的帝國統治,半年來的敗退和叛逆之后帶來了安慰。
巴黎的人民,手拿武器站立著,歡呼公社的成立。由于這個公社,人民沒有受到投降的奇恥和戰勝的普魯士軍隊的侮辱;由于這個公社,人民既然獲得了勝利,也必將獲得自由。
可惜沒有能夠在去年十月三十一日成立!沒有關系!布藏華爾一役(4)的陣亡者,1月22日的犧牲者,你們現在報了仇了!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軍隊興奮地從街上、碼頭上、林蔭道上擁了過來,迎風吹著軍號,擂著戰鼓,激起了回聲,激動了人心,他們向巴黎公社歡呼致敬,讓它莊嚴地宣布,這受檢閱的浩浩蕩蕩的公民隊伍是要打擊凡爾賽的,他們掮著槍向城外走去,廣大的城市好象巨大的蜂窩,充滿了喧聲。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
今天是思想和“革命”結合的婚禮。
明天,士兵公民們,為了讓我們歡呼的,昨夜成親的巴黎公社富強起來,獲得了自由的你們,應該在工廠里、商店里總是意氣風發地各就自己的崗位。
詩歌之后是散文,勝利以后要勞動。
一八七一年三月三十日
(沈寶基 譯)
1871年3月30日,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第一個政權——偉大的巴黎公社誕生了!這是人類歷史上天開辟地的大事變。巴黎這座古老聞名的城市沸騰了。巴黎人民的心花怒放了!
看,碼頭上禮炮齊鳴,燦爛的陽光把廣場上灰色的煙霧都染成了金黃色。無數群眾站在街壘后面向勝利的游行隊伍致敬。當國民自衛軍在市政廳窗下列隊經過時,他們懷著興奮而驕傲的心情,向公社歡呼萬歲。人民的代表莊嚴地站在禮臺上。瞧,槍林中飄揚著鮮艷、輝煌的旌旗;聽,天空中升起了城市的喧語、喇叭和銅鼓的軍樂以及歡呼的聲音。這是人民的勝利,是巴黎無產階級第一次輝煌的勝利。儒勒·瓦萊斯(1832—1885),這位著名的法國作家,也是巴黎公社重要的社會活動家,在其題為《節日》的這首散文詩中,以飽滿的革命激情和奔放的抒情筆調,描繪、禮贊了巴黎人民歡慶勝利的情景和激動人心的恢宏場面。
在結構上,這首散文詩以巴黎公社宣布成立為中心線索,反復描寫巴黎公社成立那天革命人民歡樂的場面。“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在全文中共出現了四次,自然將全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巴黎公社產生的經過——經選舉而產生;第二部分寫人民群眾和人民軍隊歡樂的宏大場面;第三部分寫軍隊的高昂士氣和戰斗決心;最后號召軍民為鞏固巴黎公社這一無產階級政權而奮斗。層次分明,主題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以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終結,即:“詩歌以后是散文,勝利以后要勞動。”它蘊涵著深邃的哲理,具有強化主題的作用。它指出,只有勞動,只有強大的物質力量,才能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如果說,這篇作品還有什么現實意義,還能給我們以啟迪的話,那就是——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靠的是大家的開拓、創造和強大的物質力量,而不是空頭傳宣和蒼白口號!
上一篇:《船家盲女》鑒賞
下一篇:《蕪城賦》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