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夏冠洲
王中才
廣袤的田野喲,黃褐的田野喲,墨綠的田野喲!是父親凹凸的寬闊的脊梁!是母親彌漫著乳香的胸脯!
——題記
根
我赤裸地躺在初夏的柳蔭里,聞著麥熟的芳香,望著父母漂浮在麥浪里的背影,象兩葉襤褸的帆,載著我襁褓的夢,緩緩地漂遠……
我餓了,抓起身旁的土塞進小嘴。嚶嚶啼哭中,母親用帶淚的吻,吮凈我嘴上的污泥,父親的笑聲,卻蕩滿了田野,他說,抓住了泥土,就抓住了命根!
轍印
漫漫的土路上重疊著數不清的轍印,長長的轍印,彎彎的轍印啊!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
我聳著稚嫩的肩膀,牽繩拉著超載的獨輪車,聽著推車的父親沉重的喘息,一步又一步,在舊的轍印里扎進新的轍印。
樹下小憩時,我看見父親的裸背上車襻勒出的血痕,我含淚為他撫摸。父親推開我的手,指指我的胸脯,那里也斜橫著一條同樣的血痕。
我再低頭拉車時,聽著嘎吱的輪聲,覺得腳下無頭無尾的數不清的轍印,都軋進了父親的脊背、我的胸脯。頓時,我確信自己長大了,長大到足能擔起無頭無尾的重壓!
兩章散文詩,寫的是兩段關于童年生活溫馨而苦澀的回憶,滲透了作者對于故鄉田野和雙親的摯愛之情,并從中生發出一種崇高的歷史使命意識。
《根》寫的是在襁褓中的“我”一段朦朧的記憶。父母親在初夏的麥田里勞動,田野柳蔭下躺著的“我”,出于充饑的本能,抓起一把黃土塞進小嘴。母親用帶淚的吻,替“我吮凈嘴上的污泥,而粗獷的父親卻從這一細節中發現了其中的價值,說“抓住了泥土,就抓住了命根!”用父親的口,點化出一個重大的社會人生主題:永遠不能背叛、脫離故土,那是我們生命的根。
《轍印》寫的是少年的“我”一段艱辛的生活片斷。“我”與父親同心協力在黃土路上推拉一輛“超載的獨輪車”,當發現重壓使自己和父親的身上都留下深深的血痕時,“我”感覺到“腳下數不清的轍印,都壓進了父親的脊梁、我的胸脯”,于是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足能擔起無頭無尾的重壓!”在這里,“我”所頓悟的“重壓”不是別的,而是從父輩肩上卸下的綿延不絕、任重道遠的民族的歷史使命。
兩首詩的內容有著內在聯系,構思巧妙,事理轉換自然,善于從平凡的生活細節中去開掘發現不尋常的意義,賦予其某些象征寓意,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瞬間頓悟。作品中,慈愛、樸實、堅毅、勤勞而又目光遠大的父母,是我們國家、人民和民族的精神象征;而“我”則是繼承了父輩傳統并具有崇高社會責任感的青年一代的總體象征。而泥土獨輪車、轍印等意象則象征了苦難而又豐厚的生活,民族的傳統和歷史的重任。作品彌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流貫其中的“文化尋根”意識和象征手法的運用,賦予了作品以超越具象的厚重瑰麗的歷史感和豐盈含蓄的哲理意蘊,耐人尋味;而凝重、渾樸的風格,則為作品增添了崇高的色澤。
上一篇:《田園黃昏》鑒賞
下一篇:《畫夢》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