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莫渝
嚴炎
雪,殘殘點點地堆在樹下、路旁,不管堆大堆小,都出現了麻孔狀。遠處,傳來了小溪的潺潺流水聲。
新的生命的夢,在溫暖、近于直射的陽光下,開始慢慢醞釀。
一支綠色的箭,帶著沖破頑石、頂垮泥塊的呼嘯,迎著還有陣陣寒氣,但又叫一切蘇醒的第一線曙光,沖到地面,一下就刺殺了蠻橫的冬天。
北國的嚴冬,天寒地凍,白皚皚的雪原覆蓋大地,形成清冷的氣息,固然另有一番景象,但是,對暖春的向往,仍是萬物共同的希望。
在作者這首短篇里,我們聽到他用簡潔的文句,進行生命誕生的吶喊,他的行動,他的力量,就像詩句“一支綠色的箭”,在短暫時間內“刺毀了蠻橫的冬天”。
“去歲的雪今安在?”是法國詩人維邕(1431—1462)的名句,他在《昔日佳人歌》詩中,一方面搬出歷史名媛、后妃,另一方面再三引錄這行詩句,強調韶光易逝、容顏易變、人事難存。美國詩人佛洛斯特(1874—1963)有首八行小詩《一片殘雪》
墻角有那么一片殘雪,
起初我竟把它看成
一張給我吹走的報紙
雨點叫它在這兒安身。
殘雪上污跡斑斑,
好象布滿了蠅頭小字——
當天的新聞,即使我當時讀過
現在也早已忘記。
(方平譯)
佛洛斯特想表達的是他捕捉詩材的細心,是一種客觀的筆調;另,莫渝的一首《殘雪》
已經四月了,
故意拒絕春天的樹梢
猶不肯披上綠衣
在心靈的北方
在長滿青苔的瓦隙
去冬的殘雪
依舊為太陽忽略
莫渝的筆調,正好同佛洛斯特相反,他完全描繪一處心靈的隱密,不為人知,就像不融的殘雪。
同題的幾枝詩筆中,嚴炎的作品最具豪氣有力,短短篇幅內容納著生命的憧憬與季節的氣氛。
上一篇:《死亡》鑒賞
下一篇:《母親的病》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