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幅明
圣瓊——佩斯
這扇墻堵在面前,阻擋你夢的回旋。
可是意象發出了呼喊。
頭貼著油污的安樂椅靠枕,你用舌尖舔著牙齒:你的牙齦滿是油脂和調料的氣息。
于是你思念起故島上空純凈的云層,當那綠色的黎明清晰地映入神秘的海水。
……這是流出活力的汁液,角果植物苦澀的油膏,多肉的紅樹嗆人的滲液和莢果所含的黑成分的酸甜。
這是枯樹膛中蟻穴里褐色的蜜。
這是綠果的味道,將你飲吸的黎明的空氣變成酸味,還有那飽含了咸信風的氣流……
快樂,直升云霄的快樂啊!純凈的天幕在閃爍,隱約的空地布滿牧草,沃土上洋溢著綠瑩瑩的歡悅,正迎著世紀般的長晝、陶陶自喜……
(葉汝璉 譯)
人生在世,總是常常生活在不自由之中。甚至連夢想也受到限制。“這扇墻堵在面前,圍攔你夢的回旋。”
不知道這篇作品的寫作年代。不象作者早年的作品。我們知道佩斯生于法屬西印度群島的瓜德羅普島,從小愛好植物與動物,愛好大海與自然。本世紀三十年代,佩斯在法國外交部任職期間,目睹法西斯的罪行,表現出鮮明的義憤。納粹入侵法國后,由于他站在反對貝當政府的立場上,他被剝奪公民權,被迫赴美國避難。痛苦的流亡生活,使詩人有時間思索,使他有可能重新開始中斷了近20年的文學生涯。這期間,他寫了《流放》、《風》等詩篇。在抵抗運動年代的詩歌中,它們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了解這一段歷史,對我們理解《墻》會有幫助。
佩斯畢生都是一個熱愛自由、追求自由的人。雖然有過一段痛苦的不自由的流亡生活,但他的思想,他的靈魂始終是自由的。他作品的意境和格調都極為開闊。只要讀一讀他任何一篇作品,都能強烈地感覺到這一點。
“墻”是禁錮和不自由的象征。可墻所寫的是詩人對故島風光的追懷。一切都是那么美和和諧。一切都充滿了歡樂。“沃土上洋溢著綠瑩瑩的歡悅,正迎著世紀般的長晝,陶陶自喜……”對于詩人,墻能如何呢?它無法禁錮人的思想,更不能阻止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品的色調清新明朗,內蘊卻極耐品味。它勾起人們對往事的懷念,對美好與和諧世界的向往,引發人們對“墻”的哲學思考。
上一篇:《墓畔哀歌(節選)》鑒賞
下一篇:《墨池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