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云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注釋】
浮囊:古人常借助牛、羊皮制成的氣囊來鳧水或者用其制作皮筏子。罅(xià)漏:裂縫。
【譯文】
一念之差造成的錯誤,會讓人覺得很多事情都不對,所以對待差錯就應當像對待渡海用的浮囊一樣,不容許有針尖大小的漏洞;能做的好事都做到,才會一生無愧,就像佛經(jīng)里描繪的由眾多林木支撐的凌云寶樹,修身、為善應當是由一件件善行累積起來的。
【道理】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要做到萬無一失,就要從小處做起,一絲不茍。
防微杜漸
東漢和帝即位時僅十四歲,由于年幼,竇太后代其執(zhí)政。隨著竇太后的哥哥竇憲被任命為大將軍,東漢的軍政大權實際已落入竇家人手中。當時的大臣司徒丁鴻忠心于漢室,十分不滿竇家外戚專權,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
幾年后,出現(xiàn)日蝕,丁鴻借這個當時被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和帝,建議趁竇氏兄弟權勢尚不大時早加制止,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他在奏章里說:“如果做到‘杜漸防萌’則兇妖可滅,國家的禍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打算,于是便采納了丁鴻的意見,并任命他為太尉兼衛(wèi)尉,進駐南北二宮,同時削去竇憲的兵權,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出現(xiàn)的外戚政變。
清·劉彥沖《聽阮圖》(局部)
上一篇:《醉打金枝》處世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陳寔遺盜》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