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8】認知盈余:自由時間的力量
(〔美〕克萊·舍基著,胡泳、哈麗絲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15.8萬字,2018年3月第1版,62.9元)
△7章:[1]當自由時間累積成認知盈余;[2]工具賦予的可能性;[3]無酬的動機;[4]“我們”為“我們”創造機會;[5]這是一個創造慷慨文化的時代;[6]從公用價值到公民價值;[7]尋找鼠標,世界是“閑”的。
〇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是2000億小時。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可以把自由當作一種普遍的社會資產,用于共同創造的大型項目,而非一組僅供個人消磨的一連串時間。
〇再愚蠢的創造也是一種創造。
〇人們喜歡消費,但他們也喜歡創造和分享。
〇人們必須同心協力貢獻自己的空閑時間來創造認知盈余,而不僅僅是完成一系列微不足道而又彼此分離的個人行為。
〇當群體足夠大時,不可預知的可以變得可預知。
〇豐富意味著我們可以像浪費一切廉價的東西一樣去處理此前珍貴的東西。
〇工具沒有塑造我們的行為,卻賦予了我們行為發生的可能。
〇熱愛勝于金錢。
〇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能讓行為本身就成為一種回報。而對外在動機來說,回報來自行為之外,而非行為本身。
〇要想讓這些盈余的時間變得有用,就必須把所有人的時間都匯總起來。同時,只有在適當的機遇來臨時,這一切才可能被付諸實踐。
〇計劃不能完全代替經驗。
〇成功比失敗帶來更多的問題。
〇未來,屬于終身學習者。查理·芒格說過:“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巴菲特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〇“認知盈余”是新時代網民賦予互聯網從業者最大的紅利之一。未來人類世界的一個新的發展維度。
上一篇:血朝廷
下一篇: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