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4】人機共生:當愛情、生活和戰爭都自動化了,人類該如何自處
(〔荷〕朗伯·魯亞科斯、瑞尼·凡·伊斯特著,粟志敏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8.9萬字,2017年7月第1版,65元)
△本書匯集了機器人領域眾多專家對五大領域機器人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最敏銳的洞察、最冷靜的分析以及最深度的思考。全書共7章:[1]無處不在的機器人;[2]機器人的家:機械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和類人機器人;[3]護理機器人:家庭自動化和機器人的作用;[4]城市中的無人機:機器人空中圓形監獄;[5]誰在開汽車:汽車的完全機器人化;[6]武裝軍用無人機:不同自主程度背后的倫理問題;[7]從關愛到戰爭的自動化。
〇五大類機器人:家用、護人機器人、警用和私人無人機、汽車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
〇1956年,物理學家約瑟夫·恩格爾伯格(“機器人之父”)成立了第一家機器人公司。設計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尤尼梅特。
〇機器人學是開發、設計、創造和操作機器人的一個工程學領域。機器人工程師需要使用廣泛的專業技術,例如電子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和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學的核心是將各種技術領域整合在一起。
〇性愛機器人。
〇老齡化是指年齡超過65歲的人口數量與其他人口數量之比出現增長。
〇無人機可能會大幅提升精細農業水平。
〇國際勞工組織預計在全球有450萬名性交易受害者。
〇人類要想真正擁有一個和機器人共處的美好未來,就必須及時理解和預見新型機器人技術可能帶來的機會和風險,只有這樣才能讓機器人成為自身無處不在的幫手,而不是潛在的威脅,甚至是作惡的幫兇。
(2018年2月10日晨0:10閱畢)
上一篇:生活中的經濟學
下一篇:電影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