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3】人生十論
(錢穆著,九州出版社,18萬字,2016年9月第2次印刷,34元)
△本書為作者1949年到香港后,所撰討論人生問題文稿之結集。人生三路問:適與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與心、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如何完成一個我、如何解脫人生之苦痛、如何讓安放我們的心、如何獲得我們的自由、道與命。人生三步驟,中國人生哲學,人之三品類,身生活與心生活,人學與心學,談談人生。
〇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宗教是軟心腸的,科學是硬心腸的”。
〇人生一般的要求,一為戀愛,二為財富。孟子說:“食色性也”。
〇印度佛教的新人生觀,傳到中國,后來慢慢地中國化了,變成為禪宗,變成為宋明的理學。近人則稱之為“新儒學”。
〇康德以來,以真歸之于科學,美歸之于藝術,善歸之于宗教。
〇孔子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一語,實為中國傳統知識論奠基。
〇中庸有言: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尊德性而道問學。
〇人生有兩大限:一為“人、我”之限,一為“生、死”之限。人生一切苦痛,則全從此兩大限生。
〇一切人生真理都由有了一死的大限而創出而完成。
〇孔子教人把心安放在“道”之內,安放在“仁”之內。
〇人生三步:生活、行為(事業)、修身。
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〇西方人是重分的,所以他們就政權分離。中國則是主政教和合,孔子這樣教,皇帝也得這樣管。
〇人生問題就是根干,其他一切問題都是枝節。人生問題是中心,其他一切問題都是獨立存在。
(2018年3月11日下午閱畢)
上一篇:人心的本質
下一篇: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