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1】法律
(牛津通識讀本之一,〔英〕雷蒙德?瓦克斯著,殷源源譯,譯林出版社,印張22,2016年4月第1版,25元)
△共6個部分:①法律的起源;②法律的部門;③法律與道德;④法院;⑤律師;⑥法律的未來。
○法律是社會構成基礎。它保護我們的權利,強制我們履行義務,為幾乎每個社會、政治和經濟行為設置了規范框架。罪犯獲得懲罰、受害者得到補償、合同得以履行,這些不過是現代法律體系一小部分功能的體現而已。法律致力于實現平等,促進自由和保障安全。
○漢謨拉比法典是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漢謨拉比是巴比倫帝國的國王與開創者)。它大約在公元前1760年左右出現。這部法典雕刻在一塊黑色的石碑上,包含約300個條款。
○為了解決較高階層與較低階層的市民之間的爭議,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人在銅表上頒布了法律匯編,即十二銅表法。
○博洛尼亞大學是西方世界最早的大學,它建立于1088年左右,在那一時期,語法、修辭與邏輯大師們開始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法律,一直盛產杰出的法學教師團隊。
○20世紀的英國法官寧勛爵說過:“法律有兩個偉大的目標:一是維護秩序,二是伸張正義;然而,這兩個目標并非一直保持一致”。
○憲法規定了政府機構的組成和功能,并且規定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羅馬律師西塞羅:“真正的法律是與自然和諧的正當理性,它是普遍適用、永恒不變的”。
○所有主要的法律體系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普通法系非常重視無罪推定的價值。
○法律就像戰爭一樣,似乎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但法律一直處于變動狀態。
○如果沒有有效的執法,法律是無法完成崇高的抱負的。
○人類之外的動物生靈得到權利的一天將會到來。
○我們的世界依舊受到戰爭、種族滅絕、貧窮、疾病、腐敗、偏執與貪婪的摧殘。
上一篇: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下一篇: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