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4】六祖壇經
(徐文明注譯,中州古籍出版社,14萬字,2018年5月第1版,45元)
△十部分:[1]悟法傳衣第一;[2]釋功德凈土第二;[3]定慧一體第三;[4]教授坐禪第四;[5]傳香懺悔第五;[6]參請機緣第六;[7]南頓北漸第七;[8]唐朝征詔第八;[9]法門對示第九;[10]付囑流通第十。
〇六祖慧能(又作慧能)是中國佛教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作為一個年輕的白衣居士,他卻被五祖弘忍破例授予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作為一個出身貧苦、無力上學的白丁,他卻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融合了中印文化優(yōu)點的思想體系,成為中國佛教史和思想史上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大師;他打破了當時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樹立了中國人的自信和中國佛教的權威,將其著作破例稱為“經”,從而獲得與佛同等的地位,成為中國佛教著作中的“惟一”;他不受生死的約束,不管徒眾久住世間的請求,毅然示現(xiàn)涅槃,卻又令真身常存至今,成為一個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〇《壇經》是六祖留下的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料。
〇三惡是指貪、嗔、癡三毒惡業(yè)。
〇《周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〇《法寶壇經》的名稱出自六祖本人,將自己的作品冠于經名,這在中國佛教史上幾乎是空前絕后的,當時也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舉,這體現(xiàn)了六祖大師的高度自信和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
〇樹立了“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的遠大目標。
〇六祖慧能的和諧思想:[1]心量廣大如虛空,世界萬物無不容;[2]修道常見己過,行正不論他人非;[3]心平行直親父母,恩義忍讓真修行;[4]此宗本無諍,諍則失道義。
〇人生無常,歲月苦短。
上一篇:信息簡史
下一篇:決戰(zhàn):中原西南解放戰(zhàn)爭1945-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