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6】真實的幸福
(〔美〕塞利格曼著,洪蘭譯,萬卷出版公司,21萬字,2010年7月第1版,45元)
三部分12章:1.什么是幸福:[1]為什么要幸福;[2]幸福的心理學;[3]幸福的誤區;[4]怎樣才能幸福;[5]塞式幸福法則1:過去的就讓它過去;[6]塞式幸福法則2:未來不全像你想象;[7]塞式幸福法則3:抓住現在的幸福。2.幸福在哪里:[8]拉近幸福的六種美德;[9]獲得幸福的24個優勢。3.用幸福斟滿人生:[10]在職場中尋找幸福;[11]結了婚的人最幸福;[12]別讓孩子輸在幸福感上。
這本書以一種通俗而不失科學嚴謹的方式告訴人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樣才能變得更幸福。其實,真正的幸福來源于你對自身所擁有的優勢的辨別和運用,來源于你對生活意義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他認為:改變對過去的消極看法,重視當下的積極體驗以及對未來的積極期望。
塞利格曼認為,失敗后就認命了,不再嘗試或努力的心理狀態就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可能是一種單極抑郁癥。抑郁癥病人和無助者都顯示出被動性,他們比一般人更悲傷、更焦慮。
有幸福感讓我們更健康。
在1967年,關于幸福的研究剛剛開始,威爾遜回顧文獻后發現,當時心理學界認為幸福的人必須具備下列這些條件:高薪、已婚、年輕、健康、受過良好教育,不論男女,不論智商高低、有宗教信仰。
寬恕是對兇手的仁慈,對受害者的不義。
高強度的愉悅包括狂喜、興奮、刺激、銷魂、快感、亢奮;中等強度的愉悅包括活潑、奔放、開心、高興、歡喜、熱衷、娛樂;低強度的愉悅有舒適、和諧、滿意、放松、樂趣。
在21世紀的美國,自尊、漂亮、果敢、自主、獨特、富有及競爭性等成為大家所推崇的人格特質。
六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德:[1]智慧與知識;[2]勇氣;[3]仁愛;[4]正義;[5]節制;[6]精神卓越。
幸福的源泉是24項優勢,它們分別是實現智慧與知識美德的好奇心、熱愛學習、判斷力、創造性、社會智慧和洞察力;實現勇氣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實現仁愛美德的仁慈與愛;實現正義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領導力;實現節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謹慎和謙虛;實現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靈性、寬恕、幽默和熱忱。
心理學家哈贊告訴我們,愛有三種:第一種愛能給我們舒適、接納和幫助,可以提升我們的信心,指引我們的方向,我們也會愛對方,最典型的例子是孩子愛他們的父母。第二種愛是我們會愛那些依賴我們為生的人,如父母對子女的愛。第三種愛是浪漫的愛——把對方理想化,將雙方的優勢和美德放大,將雙方的缺點縮小。結婚真是個奇妙的安排,它使我們在一把傘下收獲這三種愛,這使得婚姻歷久不衰。
上一篇:百年風雅
下一篇:知行八談:感悟做人做事做官(20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