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9】生命是什么
(〔奧〕埃爾溫·薛定諤著,仇萬煜、左蘭芬譯,海南出版社,16.4萬字,2017年11月第1版,32元)
兩部分:一、生命是什么:[1]經典物理學家對生命問題的探索;[2]遺傳機制;[3]突變;[4]量子力學的論據;[5]對德布呂克模型的探討檢驗;[6]有序、無序和熵;[7]生命是以物理學定律為基礎的嗎?二、意識和物質:[1]意識的物質基礎;[2]知性的未來;[3]客觀化原則;[4]算術上自相矛盾的論點:心靈的單一性;[5]科學與宗教;[6]感知的奧秘。
在這本書中,薛定諤提出了生命密碼和生命過程負熵的概念,并特別強調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研究生命現象的重要性。
埃爾溫、薛定諤(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1926年他提出了波動力學,是量子力學的標準形式之一,并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獎。后來他的興趣轉向生命科學,1943年寫的《生命是什么》,為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作了概念上的準備。
歌德:“存在是永恒的,因為法則能夠保存生命的精華,天地萬物從中創造了美”。“你用永恒的思想捕捉那飄忽不定的現象”。“任思緒展開想象力的翅膀,在形象比喻的領域里翱翔”。
斯賓諾莎:“沒有光明就顯不出黑暗,同樣,沒有真理做標準,就無法判斷錯誤”。“身體不能使心靈決定去思考,心靈也不能使身體決定去運動、靜止或做別的行為”。
烏納穆諾:“如果一個人從未自相矛盾的話,那么必定是因為他從來不講話”。
世界是由我們的感覺、知覺和記憶構成的。
除了貧困之外,無聊也已成為人類生活中最嚴重的禍害。
心靈用自己的素材已經建立起自然哲學家的客觀的外部世界。心靈唯有靠排除自己的簡單化方法,也就是從自己對世界的構想中退出來,才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因此,客觀外部世界不包括它的構想者。
這本書代表了一個物理學家力圖理解一些真正的生命之謎的有力嘗試。
上一篇:牢記使命”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選編
下一篇:生死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