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1】我的閱讀與寫作
(梁衡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1萬字,2016年3月第1版,39元)
△分上、中、下篇:我的閱讀;我的寫作;序與跋。
〇一個作家的寫作是由兩大背景決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閱讀。
〇閱讀是面,寫作是點;閱讀是吃進草,寫作是擠出奶。
〇只要有閱讀,人就不會倒、不會老。
〇一個領袖首先是一個讀書人,一個讀了很多書的人,一個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他應該是一個博學的雜家,只是一方面的專家不行。只讀自然科學不行,要讀社會科學、讀歷史、讀哲學。因為領導一個集團、一場斗爭、一個時代靠的是戰略思維、歷史案例、斗爭魄力和人格魅力。
〇“文章五訣”:形、事、情、理、典,毛文是最好的典范。
〇文章是一門獨立的學問。
〇不讀書是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〇文學是繼承性很強的,只有記住了前人的東西,才可能進一步創新。
〇人類的思維方式大致有兩種: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前者嚴密,滴水不漏;后者生動,活龍活現。科學家與文藝家。
〇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千年易過,好文難有。
〇范仲淹的憂國思想,最憂之處有三:憂民、憂君、憂政。
〇以一篇文章而影響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和文化思想的有(十篇):[1]漢代:賈誼《過秦論》;[2]漢代:司馬遷《報任安書》;[3]漢代:諸葛亮《出師表》;[4]漢代:陶淵明《桃花源記》;[5]唐代:魏徵《諫太宗十思疏》;[6]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7]宋代:文天祥《正氣歌并序》;[8]民國:林覺民《少年中國說》;[9]民國:林覺民《與妻書》;[10]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為人民服務》。
〇人生在世有三樣東西繞不過去:[1]挫折坎坷;[2]多少輝煌也要消失,沒有不散的宴席;[3]人總要死去,總要離開這個世界。
〇閱讀六層次:追求刺激、休閑、知識、思想和審美,后三者是三大支柱。
〇文章為思想而寫。
〇只有哲理才會永恒的美麗。
〇科學文學之特點:科學性、通俗性、趣味性。
〇“撒大網、采花蜜”式的閱讀。
(2017年12月6日晚11:15閱畢)
上一篇:我的書店
下一篇:戰士的榮耀:民族戰爭與現代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