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5】說不盡的外交
(李肇星著,中信出版社,27.7萬字,2014年1月第1版,58元)
△這是中國第九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首部外事回憶作品。通過講述其從普通農家少年成長為新中國外交官,直至外交部長的經歷,作者坦陳外交生涯中的苦樂酸甜。通過追憶親歷的諸多外交事件,揭示了中國外交為民的宗旨和內涵。通過回顧為祖國交朋友、為世界和平促發展的實踐,展現了一代外交人勤奮學習、不畏險阻、樂觀有為的風貌。共六個部分:大國往事;遠親不如近鄰;窮朋友·好朋友·真朋友;多邊舞臺過招;大事、小事、天下事;樂在其中。
○外交官的基本功:心里有祖國;言行守紀律;語言要學好;時刻準備著。
○美國有個怪現象:文官好戰,武官好和;女官好斗,男官溫柔。
○做事應簡明扼要,“在家孝敬父母,在外熱愛祖國,可也”。
○“大道無遮攔”。福建一僧人為日本一座大廟寫的佛語。
○“六一”國際兒童節來歷: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1日確定為國際兒童節。
○戈爾巴喬夫說:“在各國領導人當中,我最敬佩的是鄧小平先生。而我們那里沒有個鄧小平”。
○中國人民是講原則的、是講道理的、是重友情的。
○錢其琛對李說:“去那兒挺好,和全館同志一塊兒吃飽飯,好好干,沒問題”。(萊索托)
○聯合國:問題不少,作用不小:開會遲到,聽會睡覺;既是講臺,也是舞臺;會費多少,按規矩辦;臺灣二字,重如千鈞。
○外交官要始終牢記,我們擁有的一切來自人民,我們所做的一切為了人民,人民至高無上。
○馬克思說,音樂是人類的第二種語言。
○發言人“必修課”:忠于祖國,忠于職守;只說真話,不假話;尊重和理解別人;盡量不要“無可奉告”;敢于面對敏感、尖銳的問題。
○周總理一貫倡導“客隨主便、主隨客便”。核心是平等互尊。
(2017年3月12日上午閱畢)
上一篇:識得東風
下一篇:讀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