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大勢研判:經濟、政策
與資本市場
(任澤平著,中信出版集團,43.8萬字,2016年7月第1版,65元)
△全書分四部分、十七章。第一部分在“轉型宏觀”框架下,闡述了經濟增速換擋、結構升級、政策應對、熊牛轉換等問題,是作者對這個時代宏觀經濟的體系性思考;第二部分旨在建立“增長與波動”經濟形勢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旨在分析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周期波動和行業輪動之間的關系,打通總量和結構之間的關聯關系,是對“轉型宏觀”和“周期宏觀”分析框架在結構層面的擴展;第四部分研究國際上歷次股災的原因、救市、大類資產表現和投資策略,重點分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暴漲暴跌基因以及如何通過改革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新5%比舊8%好”。
○1993年,金泳三:消除腐敗、搞活經濟和確定法治。
○人口與資本、技術一起在供給側決定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是引發經濟長期拐點、結構轉型的重要因素、深刻影響著房市、股市、債市、儲蓄率、投資率、貿易順差、流動性、通脹、利率等領域。
○“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機九次地產”。
○設備投資周期的經濟特征:平均長度10年左右,存在逢二觸底、逢八登頂的“二八現象”,在增速換擋期有所弱化。
○表面上是增速換擋,實質上是動力升級,根本上靠改革轉型。
○六方面改造快牛瘋牛為慢牛長牛:①踐行法治、從嚴監管;②發展機構投資者;③主流媒體和政府部門不為股市做背書,讓市場教育投資者;④尊重市場、相信市場,摒棄工具性目的,讓市場自身規律起作用;⑤推動注冊制改革;⑥嚴控杠桿,規范透明發展,有效降低杠桿。
○“每逢大事有靜氣”,不要用愿望代替趨勢,用情緒代替思考。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思誠則神欽。
○王陽明認為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知識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017年3月17日晨0:10閱畢)
上一篇:政治版圖2.0
下一篇:政策制定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