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架子
“擺架子”三字是俗話,作“裝腔作勢”解。擺架子的目的:(一)在顯露自己的職權,(二)在獲取他人的尊敬。有此行為者,都是傻子。職位很高者,倘然辦事辦得不正派,哪里有欽佩的人?辦事正派者,倘然一點架子都不擺,他也會有敬服的人。你以為黃包車夫的地位高不高?你以為三輪車夫的地位高不高?為什么有時我們叫他們的時候——為什么我們問他們“哪里,哪里去不去?”的時候,他們或者搖搖頭,或者不理睬?他們是不是擺架子?
商店中的小伙計,你以為他們的地位高不高?他們站在柜臺旁閑談閑蕩,你進去購貨的時候,他們并不招呼你。他們“目中無人”,繼續閑談閑蕩。你問甲要什么什么,他向你歪一歪嘴,意思是“指示”你去問乙。你去問乙的時候,他東看一眼西看一眼——過了三四分鐘,才慢吞慢吐地,不清不楚地說道:“缺貨。”這不是擺架子么?
擺架子無非要現露自己的職權,獲取別人的尊敬——我在上文已經說過了。小伙計的,黃包車夫的,三輪車夫的地位高不高,我暫且不管,但是他們想要強得別人的敬視,哪里能夠達到目的?敬視不能自己強取的,一定要別人奉送的。
敬視不是由架子而來的,敬視大概由資格而來的。古代的帝王,地位還不高么?他們為什么還要讀書作文?為什么還要實行親民之政?他們所以這樣,無非是造成一種使人佩服,使人敬愛的資格罷了。歌曰:
虛空架子,
遭受譏罵。
優良品格,
倒有身價。
原載一九四五年四月七日《新中國報》
上一篇:拍馬
下一篇:收藏與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