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噪
喧噪與讀書或作文,有關(guān)系么?換句話說,我們在閱讀或者寫作的時候,喜歡近處有聲音的呢?還是喜歡近處沒有聲音?
大多數(shù)文人(包括閱讀者與寫作者),總貪寂靜而避喧噪。他們因為屋少人多,往往大開夜車,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似乎說過:“凡有志學(xué)問者,雖在鬧市中,亦能讀書習(xí)字(此非原文,我家中有他的書,但在匆忙中竟找不到)。”曾氏那些話,并不虛偽,并非有意欺人,他自己是不怕喧噪的。他在兵營中,能夠作小楷,能夠做詩文,能夠?qū)憳O詳細的日記。詩曰:
靜寂或喧噪,
不關(guān)文學(xué)人。
“你們只管鬧,
我更加留神。”
這種不怕喧噪的文人,世上甚多。讓我來講兩個小故事罷,如下:
(一)多年多年之前,法國有一位富而好學(xué)者。他的房屋極大,他的仆人也多。他很用功,然而他不設(shè)特別書室,他喜歡坐在大廳中的一角,或者閱讀或者寫作或者默想。
他的一角,用簾子與外面相隔。他在簾內(nèi)用功的時候,準許任何男女仆人在簾外閑談;就是他們罵人打架,他也不管。有人問他道:“你做這種細工夫的時候,為什么不叫他們跑開些?你不覺得鬧么?”他答道:“我要他們這樣。我特意要他造成這樣一個修羅場。他們愈鬧,我的心愈靜。他們不鬧,我的心外行。他們的鬧聲,似乎可以把我的心趕入心內(nèi)。我要作一個新計劃的時候,非待他們大鬧不可。”
(二)蘇格拉底(古代希臘哲學(xué)大家)的某姓門生問他道:“先生,師母這樣噪鬧,全日全夜地這樣罵人,你怎樣能夠忍受?”他答道:“我聽不見師母罵人的聲音。我聽得見的,是風(fēng)聲,樹聲,或流水之聲。”
原載一九四五年二月三日《新中國報》
上一篇:善始善終
下一篇:在侍從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