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人在江湖
前日晨起后去早市買菜,在往回走的路上,看見路口處圍了好多人,一層又一層的,爭先往里面張望,這種情況多數(shù)人都很好奇,都想擠上去看個究竟,我對于聚眾的事,總會躲得很遠,膽子比較小,怕有意外發(fā)生,被嚇到。這次也一樣,不過我站在另外一個道口的高處,也看見了里面的玄機。
原來是三只猴子在主人的帶領下耍寶呢。滿臉胡茬的男人手里握著一根小鞭子蹲在地上,不時地比畫著。三只猴子被三根繩子拴著,男人不時地喊著口令。這三只小猴子都很瘦,看著讓人很心疼。為什么不給小猴子吃飽呢?餓成這樣子多可憐呀。都說人與動物和諧、親密,這倒好,拴著來耍了,這種現(xiàn)象很少見了,我這樣想著。
這時候,這個男人對面方向的小猴子,突然跑過來搶走小鞭子扔到人群里,另一個猴子轉身去撿過來背在手臂后面,和主人要吃的,滑稽可愛的樣子惹得人群嘩然大笑。其中兩個小猴子上來湊熱鬧,一個騎到這個男人的脖子上,另一個躥上躥下地拍著那男人的頭。那男人似乎生氣了,喊著前后排好隊,小猴子很聽話,乖乖地站好隊等著主人發(fā)號施令。這時候我看見有個青年手里攥著一把零錢,在人群中挨個索要,一邊作揖一邊說“謝謝”。
這讓我想起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江湖上耍猴賣藝的藝人。那時候我才八九歲,我家的老房子離中央大街一道街很近,我家在北二路道北,順著街道直走一段路拐彎向南走一段就到正大街了。老三百貨商店在正大街道南,十字街道西。街口很闊,經(jīng)常會有賣藝的人站在那賣藝。
那時候耍猴賣藝的有好幾個人,一個人敲鑼,一個人打鼓,一個人馴猴子,還有一個人收錢。一般是三四個或者四五個人就組成了賣藝的班子,男女老幼都有。除了馴猴子的是年長的人外,其他的都是年輕人或者小孩子,這邊打鼓敲鑼,放下之后那邊就翻跟頭打把式。有時候那些小猴子表演服裝模特走貓步,還有的戴上面具雜耍、騎車等;有時候還會有硬氣功,有什么鐵釘石板砸活人,鐵絲穿鼻孔進耳朵出,耍刀舞劍等驚險的表演,我是不敢看的。基本上是躲在后面半瞇著眼問小伙伴:“演完了嗎?”直到演過去了,才敢睜開眼睛看人怎么樣了,嚇得心跳得不行。但是真的很厲害,年輕人、小孩都沒事。這邊掌聲叫好聲就此起彼伏,那邊幾分錢、幾毛錢就放進了鑼蓋里。有錢的給了,沒錢的就走了,就這樣人們陸續(xù)地走,陸續(xù)地擠進來看熱鬧。
對于那個年代來講,這就是一些業(yè)余文化生活,一些很好看很新鮮的熱鬧。那些藝人都有一些功夫,小孩子從很小就開始練了,記得孩子們都很瘦小。表演開始的時候,總會有開場白說:“叔叔大爺,大媽嬸嬸,大姐大哥,兄弟大妹子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看我們一家老少幾口人,從某地逃荒路過貴寶地,身無分文,只靠賣藝賺幾個錢糊口活著,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給捧個人場……”讓孩子又作揖又磕頭的,著實還賺了大家一些眼淚呢,都覺得很可憐。有些場景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那時候在街上看到耍猴的賣藝的,都喜歡停下來看看熱鬧,增長一下見識,然后回家好給別人講。
耍猴人訓的猴子都很通靈性,懂人語,會看臉色。你給它吃的,會作揖會表現(xiàn)親密,給它錢它就抓起來給主人放在敲鑼的鑼蓋里,還會伸出它黑黑的手和你握手,時不時逗得人們發(fā)笑。小的孩子表演完了,大一點兒的人就會過來收錢,并且說一大堆好聽的話,一邊鞠躬一邊作揖。
我小的時候就真認為這些人是逃難過來的,手里有點零花錢基本都奉獻了,當時想,這熱鬧多好看呢。長大后才知道,應該說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有的不過是他們的生存手段而已。也聽相關媒體說一些孩子的命運都很悲哀,一些謀利的人,帶來表演的孩子有一些是買來的或者是被遺棄的孤兒,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只是主人賺錢的工具,當時聽了之后心里很不安,并且又恨這些為了金錢而喪盡天良的壞蛋。但也有一些人真的是全家出來混江湖,糊口過日子,這種境遇的確也讓人心酸。
現(xiàn)在幾十年過去了,又依稀地看到曾經(jīng)的場面,心里有些發(fā)怵。好在沒有小孩子任其宰割和魔鬼般的鐵絲穿鼻孔。不知道這兩個男人是什么關系,像父子倆。我在高處清楚地看見,那個年紀大些的男人拿著鞭子抽打著瘦小的猴子,并且吆喝它一會跪下一會站起來,一會撿東西一會立正,他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著什么。溜了幾次把猴子惹惱了,他就會被猴耍,幾個猴子圍攻他,就是瞬間的事。有時候小猴子被人打得齜牙地叫,有人就會想這是耍猴還是在虐待猴子呢?其實我真不忍心看那人這么對待他的小猴子。
或許對于耍猴的人來講,他們是配合著給人們看的,讓這種逗趣打鬧,把現(xiàn)場的氛圍互動起來。但是這種過激的行為,使圍觀的人心里不是滋味。然后這人給小猴子們吃香蕉,這樣它們又乖乖地聽話了。這邊的青年就過來討錢,有的給了,有的走了,很熟悉的鏡頭,讓我有穿越時空的感覺,但心里沒有了曾經(jīng)的好奇和快樂,說不出來的一種壓抑和悲哀。
耍猴說起來不是演戲,不過是耍猴藝人利用訓練過的猴子逗人開心,賺點小錢而已。但是在那個年代,耍猴的藝人雖然很艱難,但也算是一種傳統(tǒng)的文化娛樂。可是當今社會,猴子屬于國家保護動物,利用野生動物進行盈利的人都屬于違法的。現(xiàn)在看著眼前的兩個大男人,他們做點什么不能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呢?為什么要抓幾只猴子逗別人開心來維持生活呢?利用可愛靈動的小生命,是來逃避他們的無知、無能,還是利用人們的善良來討那么點連給猴子都吃不飽的小錢呢?社會百態(tài),奇奇怪怪。個中滋味,只有他們才能真正體會。
但是話說回來,真正把耍猴當作一種“事業(yè)”,一種“文化”,一種謀生手段的人來講,他們也的確很艱難很辛苦。我曾經(jīng)看過馬洪杰拍的視頻“耍猴人在江湖”,心中卻是很無奈和傷感。他們有他們的生存方式,他們有他們的樂趣和方向,他們代表著最底層勞動人民的苦楚,他們也很愛他們的猴子,甚至吃飯的時候要先給猴子吃,他們吃什么猴子們就吃什么,還有出生不久的小猴子可以用母乳喂養(yǎng)。這么艱辛一天下來也賺不到幾個錢。但他們很樸實,也很善良。他們收到的小錢不過一元兩元的,但卻還有的人昧著良心給假鈔,給了五十塊,他們從不貪心,給找回去四十九,這樣一天下來的辛苦都付之東流,他們也很無奈。
上一篇:老房子的時光
下一篇:蒼山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