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記事
一路東行,重要的景點無論在什么樣的惡劣天氣下,也會去瞄一眼的,這一瞄吧,沒準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或是震撼呢!
走到哪里,就感受一下當地的鄉土人情,或者人文景觀,然后做個記錄,這就是行走的意義,走到哪里,都用兩只腳和第三只眼來發現美,定格美,然后看其背后的故事,這就是攝影的魅力。盡管我才剛剛起步,在行走與攝影中學習,提升生活的質量,但我一定用心記錄,無論是美麗的或者凄涼的。
我們在三江口停留大約三十分鐘,江邊公園里有為數不多的游人,都被凜冽的秋風刮得睜不開眼睛,凍得縮手縮脖,捂耳朵歪脖子,緊拽衣服和跺腳的,那個痛苦的樣子,不能怨天冷,只能說穿得少吧,不是說衣少怨天寒的嗎!就這樣看著一撥三兩個人,來了又走了。又一撥五六個人來了又走了,都到江邊,看了一眼三江匯合。我計算著他們在江岸的時間平均為五分鐘吧,有的看了一眼,拍個照,說幾句話,就撤了。有的還說天這么冷,游客是真少呀!還有的說,三江口也沒什么好看的呀,挨這么大的凍,有點兒不值得呀!
說實話,在這么冷的天氣里,我除了看看稀稀拉拉的游人,聽聽他們的閑言碎語,拍拍一些不隨心的片子之外,我還收獲了靜靜觀察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看到江鷗,在空中或江面上盤旋,江水涇渭分明,船靠岸停泊,風光潔凈而悠遠,對岸影影綽綽的沒什么煙火,也看不太清楚。如果在夏季應該是個避暑的好地方,空氣清新,地大人稀,不會有擁擠的場面。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江面上應該也是秋暖波平偶泛漣漪吧。
所以,三江口給我的感覺,不只是一個有氣勢又溫婉的傳說,而是實實在在的獨特景觀!
進入同三公路,紅燈處,左顧右盼了一下,街道蠻寬大潔凈,行人稀少,很喜歡靜謐的城市,一直走,一直走直通向三江匯合的江邊廣場公園。
江邊公園很大,很寬闊,一圈椅子我很喜歡,想象著每一個坐在椅子上的人的故事,該有多么精彩?這些路燈很可愛,在黃葉的襯托下,她的腰桿出奇的挺拔,白色、紫色、黃色、綠色混在一起的感覺,顯得那樣突出和出類拔萃。遠遠地看著廣場上的標志,路面潔凈,寬敞,兩邊的路燈也有特色,還有那些隨風飄揚的彩旗,似乎是在歡迎著來自外地的游客。“同三歡迎您!”遠看標志像一條龍盤旋著,道路兩邊的樹也黃綠分明,近看更像一條蛇盤旋著。右上有圓孔狀的碑是同三標志:“我國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起始點,就坐落在三江口。”
秋花燦爛,色彩濃重,綠化著實費了不少心思。三號那天天氣特別冷,大風飄雪的日子,我們走在江邊看三江匯合處,凍得確實不輕,雖然我穿了那么多,依然不可抗拒大風的襲擊。看到這些色彩極艷的花草,心情也燦爛明媚了許多,我是從不拒絕斑斕的色彩的,還有那如蘭花草一樣的綠葉。
黃昏前的一縷明媚的色彩,最終也沒掙過烏云的魔力,還是隱落了。對岸就是俄羅斯,江面上有很多鳥在盤旋,不知道是西伯利亞紅嘴鷗還是北方的江鷗,反正看著也蠻喜歡的。
停泊的船,預示著冬天要來了。遠遠的距離抓拍真是不容易,那天,那鳥,那黑,高爾基筆下的海燕是這樣的:“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同江極具特色。松花江泥沙較多呈黃色,黑龍江江深水清呈黑色,兩江之水北黑南黃“涇渭分明”,相擁而行,東流數十里不混,堪稱三江奇觀。江面上那黑黑的一條江,就是黑龍江的色彩,說是松花江的水比較溫婉,黑龍江的水比較強悍,是這樣嗎?三江口位于黑龍江省同江市東北約7公里處,是一處風格獨特的旅游勝地。為什么稱它為三江口?因為黑龍江、松花江兩條茫茫大江交匯于此。這里是松花江的終點,松花江流入黑龍江。兩江匯合后浩蕩東去的一段大江,人們把它稱之為混同江,因此成為三江口。臨別前,又看了一眼滿園秋色,燦爛秋光……
注:三江口景區位于同江市區東北7公里處的三江口,地理位置優越。三江口以“江匯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而聞名遐邇。松花江、黑龍江兩江在這里并肩前行,兩江之水,北黑南黃、涇渭分明,東流數十里而不交融,蔚為三江奇觀。我國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起始點就坐落在三江口。三江口又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有多次戰爭發生。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現代文明構成了三江口景區獨特的風景畫卷。
上一篇:七彩云南記
下一篇:與媽媽一起采摘